而如果日方意图用水雷战队来靠近我们,我方能利用重炮重甲的防御能力在他们鱼雷射程之外开火。
海军的大型巡洋舰和高速战列舰确实无法正面冲击联合舰队庞大的本队,但我们可以使用大航程鱼雷机进行攻击,即使按照最悲观的估计,到了近海也会以潜艇和高速鱼雷艇作为最后一道杀手锏!”
徐正奇的想法在海军中也有不少相似的观点,因为就算海军在未来七年能得到大建(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是七年建设计划),在数量上也远远赶不上底蕴深厚的联合舰队,
兵员素质距离年复一年月月火土木金金的日本海军不是一下子就能赶上的(海军航空兵的训练更离谱,预科甲飞的合格率不到20%),与联合舰队打舰队决战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还是金刚石!
而在日本,这种战法又有一种名称,九段邀击渐减作战战法,
这种战法脱胎于秋山真之成功在日俄战争中实践的七段击战法,利用鱼雷艇对港内俄国太平洋舰队进行成功的雷击后,在海上逐步削弱敌方舰队,最终在对马海峡创下了史无前例的大胜,
本着路径依赖的想法,这种渐进削弱对手,直到最后决战的思路成为了联合舰队的主导思想,
整个海军备战期间的建设都是为了与英鬼米畜决战于大洋之上,在马绍尔群岛的大炮轰鸣与鱼雷入水中为帝国建立万世伟业!
(结果真到了马绍尔群岛,联合舰队反而变成了火鸡养殖场,唯一成功点的莱特湾突入作战被护航航母与小学生驱逐舰们拦了下来,没让麦天皇在菲律宾饿着,斥巨资维护的战列舰队与重巡队战果屈指可数,熊野甚至被约翰斯顿发射的鱼雷炸断了舰艏,大和到底有没有击沉白平原还是个疑问,战果与投入天差地别,回报率比体彩全买国足赢还低。)
“你的想法不错,但这不符合我们海军的地位,既然你也说了东海海域是一个只有几条出口的狭窄澡盆,在这个澡盆中过大的船是行动不便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将主力舰队放置在松江与宁波呢?
飞机不是时时刻刻都能观测到大海的每一寸水面,必然出现疏忽,我们不能将舰队的未来寄托在敌人的犯蠢上,更何况江田岛的精英教育让日本海军的中高层都有着一流的素质。
如果我是联合舰队的指挥官,袭击宁波军港是个最好的选择,不要忘记了,他们手中有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的舰队问题演习报告看过了吗?即便他们现在使用的舰载机远远落后于我们装备的雀鹰、雷电与雨燕,航空炸弹与航空鱼雷的杀伤性都不足,但仍然给战列舰部队带来了许多困难。
航空母舰已经不是原先只能用来侦察与校射目标的辅助船只,舰问九就是航母这只雏鸟的第一声啼叫!
我们的沿海基地至多为舰队提供200海里的防空掩护,由于雨燕轰炸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鱼雷,其只能采取外挂的方式,航程大打折扣,
因此舰队如果在防空圈之外遇上联合舰队的航空母舰编队,只依靠自身的防空炮完全无法应对,甚至有全军覆没的风险,你觉得战舰跑的再快能有飞机快吗?”
由于在设计时过分强调对手是日本重巡洋舰编队,导致大家有意无意间忽略了日本的那几艘航空母舰,
虽然数量上比不过后来全盛时期,质量上不光是飞机鱼雷还是飞行员,这些初生的海鹫还远远达不到52发46中的惊人战绩,
但航空母舰就是航空母舰,在跨越数百公里对你发动攻击时,你的了望员连海天线上的剪影都看不到。
英国地中海舰队可就是在地中海这个澡盆里打出塔兰托之战,其技术水平与规模连现在的联合舰队航空战队都不如,剑鱼这种30年代末设计的双翼老式鱼雷机现在就能造出来,但飞虎军海军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比意大利海军更有经验吗?
“不要说什么回去后设计航空母舰这种话,只要你的思路还在舰队决战上,我们就不是联合舰队的对手。
现在我们的海军仅仅相当于他们九牛身上的一根毛,未来我们或许会拥有太平、江南、青岛、马尾、黄埔五个造船厂,海军法案颁布后,拨款也能支撑大建特建,
但我们是无法在短短七年内赶上联合舰队的规模,发展速度快就意味着底子薄,我们应该找到他们的命门,打一场非对称作战。”
“非对称作战?”
“对,不以击沉敌方主力舰为第一目标,而是系统地摧毁他们的战争潜力与有生力量,
我们的大量原料从南洋进口,日本是一个贫瘠的岛国,只有硫磺、金、银、铜等相对较多,原油只有本州与北海道几个规模较小的油田,就算加上高丽与库页岛的原油产量与页岩油、人造石油等新产出,日本远比我们更依赖南洋!
想要打击日本,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他们困在岛上,沿着四岛每一处港湾都撒上水雷,让日本的航运业、渔业与对外贸易断绝,
日本国内的硝酸铵制造规模一直上不去,他们的化肥产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