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713章 二王东行

第713章 二王东行(1/2)

    得知东吴来犯消息的第二日,夏侯献即刻带领中军南下江陵。

    数日后,东线的战报也陆陆续续送到天子手中。

    江陵临时议事堂内,中书侍郎兼军师祭酒的钟会正在拱手汇报军务:

    “禀陛下,吴贼自出柴桑以来,四处劫掠,蕲春、下雉、阳新等地形同虚设,各地守军闭城自守,拒不出战,致使良田焚烧殆尽,百姓流离失所........”

    “依臣之见,守军的怯战会助长贼军气焰,不可取也。”

    钟会这是踩了杜预一脚,他虽没有点名道姓,但也差不多了。

    司马昭跟着说道:“杜元凯上表称,吴军气势正盛,他不得已只得暂避锋芒。”

    夏侯献单手捧着册子,不置可否,却是问司马昭:“子上以为如何,或者换句话说,你觉得杜元凯做的对否?”

    “臣以为杜元凯此举并无不妥。”司马昭回道,“他现在手中没有成建制的水师且大量精锐被王都督带去了巴东,如今闭门自守才是上策,贸然出击反而会徒增变数。”

    “而今吴军突然又集结兵力攻打西塞,依臣之见,吴军无非是想邀我军与之一战,围点打援而已。”

    哟,夏侯献眼前一亮,颇为惊奇。

    子上有所长进!

    诸葛恪用的这是常用的阳谋,愿者上钩罢了。

    武昌必然是要救的,问题是怎么救。

    “陛下。”

    钟会见“踩”杜预不成便放弃了,瞬间进入智囊模式:

    “臣仔细想了一下,诸葛恪把东吴的老本都拿了出来,这般肆无忌惮地侵犯确实不好阻挡。”

    “今吴军攻西塞山而围点打援,臣以为可将计就计。”

    夏侯献道:“说说看。”

    钟会道:“总结起来就一个字:拖!”

    “陛下派援军,但援军的速度应当放缓,到了武昌后也不要直接去解围,就这么吊着吴军,切忌贸然交战。”

    “吴军久攻不克又求战不得,届时军士疲惫,士气低落,其势自溃也!”

    闻言,夏侯献微微点头。

    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西塞山本身就是个不错的防御据点,易守难攻。

    话说,这其实跟西边姜维的做法大同小异,归根到底就是“疲兵之计”。

    但前提是守将要意志坚定,若是叛敌,什么都没用了。

    “西塞守将是谁?”夏侯献突然看向两人,问道。

    并排站的两位心腹彼此看了一眼,而后皆是摇头。

    也罢,这很正常。

    历史上诸葛恪围新城,彼时张特不过一牙门将,想必在开战前,时任大将军的司马师压根不会在意这么一个小喽喽。

    谁也料不到,张特竟然能顶住。

    这种事可遇不可求,夏侯献并不打算纠结具体某处战场,只要定大略就行。

    “泰雍。”

    “臣在。”辛敞出列应道,他现在是天子御用笔杆子。

    “这就拟诏,令杜预按兵自守,无朕旨意,不得擅自救援,更不得与吴军交战。”

    “臣遵旨。”

    “季彦将地图呈来,朕要再参详一番。”

    裴秀拱手道:“喏。”

    .........

    几个顾问各自忙事,夏侯献仍待在议事堂没走,打算小憩一会儿。

    未时左右,侍从走了进来,见陛下正在假寐,便轻声唤道:

    “陛下..陛下....”

    夏侯献睁开眼,托着下巴:“何事?”

    “汝阴王、燕王两位殿下正在堂外等候。”

    “宣。”

    夏侯献坐定,等着二人入内。

    此番伐蜀主力大多征调去了西线,而屯骑营、越骑营、右卫军、白马营、外加一万牙门军则是随驾来到荆州。

    这便是机动部队。

    三国发展到这个时候,魏国的人口、兵源优势就越来越明显。

    得益于此,夏侯献手头要比当年的武皇帝充裕不少。

    “臣肇(臣度),拜见陛下。”

    夏侯献摆摆手,起身走过案台,他也不啰嗦,当即拍着夏侯肇的肩膀,和声问道:

    “吴贼来犯,可替兄拒之?”

    “陛下...”夏侯肇的声音有些颤抖。

    年轻的时候,他跟着曹叡、曹爽等人鬼混,那一段时光说快乐也确实快乐,但现在回头想想,只有“颓废”二字。

    自从奉明兄掌权之后,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奉明兄对兄弟们很好,甚至那位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曹昭伯都能跟着混功劳,如今也是王侯了。

    或许就是从那时候起,夏侯肇暗自下定决心,要努力上进。

    不为别的,只因奉明兄称他为“千里驹”。

    然而自从改姓封侯以来,这一切似乎又在悄然改变。

    别看骠骑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