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691章 习家池

第691章 习家池(1/2)

    八月二十日,南阳郡全境断断续续下了几场雨。

    今年宛洛的降水量比往年大,泥泞的道路延缓了行军速度。

    但凡事都有两面,此番又得益于此,从宛城到襄阳乃至江夏一线的河流水量异常丰沛,促使大船得以通行。

    洛阳到南阳大约四百余里,洛阳中军一路陆地行军至此花费了十五日。

    而这里距离江陵足足有六百里,却可先水后陆,速度会快很多,预计七日便能抵达。

    今日雨停了,天气有些闷热。

    宛城城头,夏侯献按着剑柄,抬眼眺望城西南的淯水。

    几条黑色的长龙一字排列,正在有序登上运兵船。

    内墙土梯下,司马昭从一侧走来。

    他手里捏着一卷竹筒,随口问身前的守卫:“陛下可是在上面?”

    “是。”甲士扶着刀,回道。

    司马昭点点头,径直迈步,却是被那甲士伸手拦住。

    “?”

    司马昭疑惑地看着那人。

    此人乃是殿中司马督成济,只见他一丝不苟地说道:“请出示腰牌。”

    “瞎了你的狗眼!”

    司马昭当即大怒,“我乃御前散骑常侍、吏部尚书、武阴侯司马昭,你敢拦我?”

    正常来说,以司马昭的“涵养”,不可能对着一个粗鄙武夫如此失态。

    而他之所以绷不住,盖因他认出了此人容貌。

    成济知道,自己与眼前的司马昭有杀兄之仇,对方语气不善实属人之常情。

    要是司马昭杀了他的哥哥成倅,他自然也不会给对方好脸,甚至还会忍不住一刀剁了他。

    此时成济看着司马昭心道:你大兄是个叛臣,我杀他得进身之阶,没毛病吧?

    不过,他很快收起心思说道:

    “卑职按规矩办事,陛下怎么交代,卑职就怎么做,还望您不要为难。”

    “你这....”

    司马昭那句“你这狗奴”就快脱口而出了,却又马上收住。

    毕竟打狗也得看主人,他不可能、也不敢连着奉明兄一块骂。

    不情不愿地掏出腰牌和印信,成济检查无误后还给了对方,随后拱手道:“司马公,请!”

    这厮脸上还带着笑容。

    “哼!”司马昭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踏踏踏地走上楼梯,看见夏侯献站在女墙边,司马昭大步走了过去。

    “陛下,征南将军奏报。”

    夏侯献回首,从司马昭手中接过军报,拆开来看。

    快速浏览了一遍,把两张纸递给司马昭:“子上也看看。”

    其中一张是前线地图,乃是根据实际探得的蜀军部署情况而画。

    另一张是王基的文字汇报。

    司马昭捧着纸看完后,说道:“王将军计划在距离浮桥三十里处登岸,用步骑率先捣毁两岸发石机,之后再让水师前进。”

    话到此处,司马昭眉头皱起:“这会不会水陆脱节?为何不像之前对吴作战时那样,水陆并进?”

    子上,咱俩到底谁是参军?

    夏侯献心中调笑一句,却还是不厌其烦地为他解释:

    “情况不同。此前伐吴,我军在上游,而今却在下游。”

    “马上入秋了,大江上的风向慢慢会对蜀军有利。”

    “王基这么做是为了稳妥起见。“

    “试想一下,一旦我军步骑不能迅速攻克蜀军山上的阵地,蜀军水师便可配合山上的投石机进攻正在拆浮桥的我军水师,届时我军将会寸步难行。”

    “而王基如今这个选择,即便一时难以攻克蜀军山上的阵地也无妨,可以慢慢来,水师依旧可以保持实力。”

    “反正我军兵力占优,拿下几个营垒只是时间问题。”

    “原来如此。”司马昭恍然道,“王都督果然深谋远虑。”

    在荆州的那些年,司马昭对王基确实是心服口服。

    天边,一朵乌云悄然遮住了日光。

    这个时节,天气总是这么阴晴不定。

    夏侯献转头问司马昭:“关中那边的战报送来了吗?”

    司马昭拱手:“凉州的还未至,雍、秦几路大军已分别送来。荆州这份是加急件,故而臣专门带来呈与陛下。”

    夏侯献一上午都在城墙上待着透气,这会儿有些待够了。

    “回行辕,明日朕也该启程去襄阳了。”

    “是。”

    .....

    八月二十三日,天子御驾抵达襄阳。

    选择坐镇此地,盖因地理之便。

    若汉中战场先取的突破,夏侯献便顺汉水经东三郡入蜀。

    若永安战场打破僵局,他便南下江陵,之后逆流而上。

    凉州就不去了,就算那条路先有结果,也得等汉中大军突破阳安关与之会合后,才能继续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