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
公元前502年,晋国的赵简子派遣涉佗和成何前往卫国,试图与卫灵公缔结盟约。
在盟约仪式上,卫国方面请求涉佗和成何在盟誓时割下他们的耳朵作为诚意的象征,但成何直言不讳地指出,卫国的规模仅相当于晋国的一个县,其国君不应被视为诸侯。
接着,成何试图进行割耳的仪式,但涉佗阻止了他,导致血流到手腕上,这激怒了卫灵公。
面对这种情况,王孙贾上前表明立场,他强调盟约是维护礼仪的重要仪式,不容忽视。
他质疑卫灵公怎能违背礼仪接受盟约。对于成何的失礼行为,卫国并未轻易接受,而是拒绝了晋国的重新结盟请求。
这次事件展现了卫国对自身地位的坚守,以及王孙贾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和对礼仪的扞卫。
按理说,遇到这样的事情去找大夫王孙贾应该是最为恰当不过了。然而,此事却非同小可,因为它涉及到了别国内政这一敏感领域。要知道,掺和他国的内政从来都不是一件能够摆在明面上的光彩之事。
更何况,此次所牵涉到的国家乃是晋国——那个曾经雄踞天下的霸主之国!尽管当时晋国内部纷争不断、内乱不止,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底蕴和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倘若被上述那三个人知晓自己竟然在插手这件事,恐怕会横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