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西端的一个广场,原本只有个草率而简化的名字:广场。
但在1814年,普鲁士和盟国的军队在击败拿破仑后占领了巴黎,为了庆祝这一胜利,普鲁士人将此处更名为“巴黎广场”。
(上图为1871年普法战争后,在“巴黎广场”的勃兰登堡门前庆祝的普鲁士军队)
(上图为现代的巴黎广场和勃兰登堡门)
埃茨贝格尔回到德国后在这里受到英雄般的对待。
所有人都知道埃茨贝格尔带领着“停战委员会”拒绝了英美13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赔款要求。
更重要的是,他还用20亿美元的低成本与夏尔达成了停战协议。
在此之前,所有人包括艾伯特首相在内,都以为法兰西要求的赔款肯定最多,而且夏尔也会是最难应付的那个。
因为德国完全没有拒绝的条件:要么灭国,要么给钱!
德国人普遍认为它会有上百亿美元,因为德国值这么多。
谁也没想到,最后的结果居然只有20亿美元。
这让德国人像打了场胜仗似的高声欢呼,人人脸上都带着微笑,人们簇拥着埃茨贝格尔走进勃兰登堡门。
欢呼声渐渐安静下来。
埃茨贝格尔朝公众喊:“知道英国人在我们面前有多傲慢吗?”
说着他昂首低眉,装着英国人不屑的声音:“德国人,你们必须为战争赔偿130亿美元,还有为美国的100亿美元。否则,等待你们的就是战争!”
台下德国军民哈哈大笑,他们被埃茨贝格尔的维妙维肖的样子逗乐了。
埃茨贝格尔恢复了声音和神态:
“知道我们是怎么回答他们的吗?”
“我说,那就放马过来吧,英国人,还有美国人。”
“我们在战场上从未怕过你们,你们从没有打败德国,因此休想从我这里拿走一芬尼!”
台下军民一阵欢呼表示支持:
“让英国人和美国人见鬼去吧!”
“他们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却希望从我们这里获得巨额赔款。”
“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赔给德国100亿美元,我们就不把他们打趴下!”
……
埃茨贝格尔举手让军民安静下来,戏谑的神态转为感动和慎重。
他说得很直接:“我见到夏尔了,先生们,他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同时也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军民们纷纷点头,他们深有同感。
埃茨贝格尔认为想要让军民们理所当然的接受夏尔的条件,就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夏尔的“伟大”。
于是他“发自内心”的说着自己的感受,列举了夏尔种种优秀品质:
“夏尔是个很随和的人,如果你们见到他,我敢保证,你们绝不会相信他是夏尔。”
“因为他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我是说,他与英国人美国人不一样,他完全没有架子,虽然他应该有架子!”
军民们纷纷点头。
是的,夏尔是那个打败德国的将军,他没架子才不正常。
接着埃茨贝格尔的声音转为深沉:
“夏尔是我见过的最具有智慧的人。”
“不只是军事上的智慧,还有政治和思维上。”
“他知道这场战争的错不是我们,不像其它人一样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军民们感动得直点头。
是的,绝大多数法兰西人都希望彻底将德国打败。
如果夏尔这么做,无疑将获得更高的声望和支持。
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宽恕。
埃茨贝格尔声音转为高亢:“夏尔还是我见过最仁慈的人,他还愿意有条件的为我们提供鲁尔区生产的弹药,因为我们需要弹药和军火保护自己!”
军民们惊呼出声。
这是他们不知道的,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赔款上。
德国的确需要鲁尔区的军火,否则就会被英美这些跳梁小丑打到不得不给出巨额赔款。
埃茨贝格尔又挥着手高喊:
“你们可能不相信。”
“他甚至同意我们和法兰西互相释放俘虏,所有的。”
“尽管我们手里只有三十几万法军俘虏,而法军手里却有一百多万德国俘虏!”
军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用三十几万俘虏换一百多万,谁都知道这不公平。
何况夏尔根本不需要“交换”,他完全可以用武力“胁迫”德国释放俘虏。
埃茨贝格尔再次恢复平静:
“知道我想到什么了吗?”
“我想到了我们打败奥地利时,对奥地利采取了宽容的政策。”
“那时我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