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六七章 贼势

第一一六七章 贼势(2/2)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也没人真的在乎登莱援剿先遣军的各种违制的行为了,因为这个念头违规违制的督、抚、总兵们实在太多了。

    比如左良玉,他在襄阳招兵买马,竟然拥兵二十万,哪个朝廷能允许他这样做?

    这不是妥妥的违规违制吗?

    可是谁又敢说什么呢?

    此时此刻,他们甚至盼望着方一藻也能如同左良玉那样胆大包天,能拥兵二十万之众呢!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方一藻作为巡抚,进士出身的文官,不可能胆大包天到这种程度。

    但是不论怎样,刘肇基、吴三桂他们对方一藻所部人马实力的描述,总算给了朱由樻、侯恂等人一些信心。

    对于李自成方面的招降,他们选择了漠然处之,不予理会,同时命令总兵卜从善,立刻部署兵马,巡查抓捕城中胆敢公开议论投降二字的士卒百姓。

    及至中午,有数百人被抓捕投入汝宁府的牢狱之中,贼军招降造成的风波暂时被压制了下去。

    但是,城中无人回应李自成的招降,本身就是一种回应。

    二十九日中午,已经全面布置到位的李自成、罗汝才等部大军,同时对汝宁府城的西门和南门发起了猛攻。

    一时间,汝宁府城的西门外和南门外炮声震天,密集的大炮声响如同雷鸣一般震人心魄。

    李自成、罗汝才等人指挥大军打赢的遂平之战和罗家店之战,不仅击溃了孙传庭和左良玉两路官军,而且还从这两路官军溃逃时丢下的辎重里面,收获了大批火炮和弹药。

    虽然都是一些大将军炮、佛郎机炮以及虎蹲炮之类的中小型火炮,但是孙、左两部兵马遗留下来的多达数百门的大将军炮,还是让李自成的麾下顺利建立起了一个相当有威力的炮营。

    虽然他们缴获的火炮性能,并不比汝宁府城头的火炮性能更好,毕竟都是大将军炮,但是他们炮营在火炮的数量上面,却一下子拥有了绝对优势。

    尤其是汝宁府城头的炮台,是分布式设置的,每处炮台多的有三五门,少的仅有一门,而要想集中使用,需要从炮台上拆掉才能移动,费时费力。

    因而在火炮对轰方面,原本居高临下还占有一点优势的汝宁府城守军,竟然在流贼炮营的轰击下完全落了下风,被打得东躲西藏抬不起头来。

    到了下午未时,李自成的奉天倡义大元帅大纛再次出现在了西门外的附近,云集在西门外等待攻城的流贼大军也因此欢呼起来。

    很快,伴随着“朝求升,暮求合,近来穷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的歌声响起,城外喧嚣混乱的流贼大军渐渐变得安静有序起来,并且一片连着一片地加入了“歌唱”的行列之中。

    歌声似唱,又似喊,在北风怒号之中,显得悲壮肃穆,同时又有种莫名的诡异。

    整个场面,看得守在城上的官军和坐镇守卫西门的方国安胆战心惊。

    但是,更加令他们胆战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流贼大军的歌声,有如进攻前的调整,又有如进攻前的动员。

    歌声结束,短暂的死寂过后,流贼大军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然后朝着汝宁府城猛冲过来。

    与此同时,罗汝才也指挥另一支大军,对汝宁府城的南门发起了猛攻。

    这一场大战打得城下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小山,以至于有些流贼甚至不需要云梯,只是踩着同伴的尸首就能攀上城头。

    刘肇基、吴三桂率领麾下的骑兵一会儿奔南门,一会儿奔西门,好好的骑兵也只能当成步兵用,一次又一次率领部下了战马,登上城头,帮着守城官军将流贼打下去。

    激战至当日傍晚,汝宁府城西城门楼几成废墟,西城墙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城头之上也是横尸遍地。

    方国安所部兵马死伤超过了五成,而从汝宁府城内就地征集的崇王府护卫和知府傅汝为带领的守城民壮团练,已经是死伤殆尽。

    方国安、刘肇基、吴三桂、卜从善,更是以总兵之尊,亲自张弓搭箭,挥刀拼杀,而且几乎个个带伤。

    南门外,郝效忠所部损失尤为巨大。

    二十八日晚上抵达南门外的万余人,经过与罗汝才所部人马两三个时辰的激战,最后仅剩下四千多人活着,还能动弹。

    这还是在南门城墙上的友军支援之下打出来的结果。

    郝效忠一再请求入城,可战场形势紧急,而且非常复杂,不论是侯恂本人还是监军文官孔贞会、总兵方国安,还是其他往来支援的总兵,都不敢拍板决定。

    而且让郝效忠率部顶在南门前面,对城南部的防守形势来说,显然更为有利。

    当然,这只是对城中人来说是如此,至于郝效忠及其所部人马怎么想,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真正在意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