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六一章 番号

第一一六一章 番号(2/3)

保持既定的新编番号不变之外,其他团营全面启用新的番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自崇祯十六年正月起,金海、登莱二镇下辖所以地名命名的团营,一律改用新的番号。

    新的番号也并不出奇,只是把以往以地名命名的原有团营一级番号,统一去掉其中已经不合时宜的地名,然后加上汉语数字编号而已。

    比如金海北路的复州团营,如今早已移防盖州,再在军中行文里面使用复州团营的番号不仅不合时宜,而且稍有不慎还容易引起严重后果。

    类似的还有金海东路的庄河团营、金海中路的金州团营,如今主力都不在原来的庄河和金州了。

    庄河团营主力一部常驻秀岩城,一部常驻凤凰城,除了石城岛水师营之外,留守庄河堡的反而是原有庄河团营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兵力。

    原有的地名番号早已名不副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金海北路协守总兵府的所有正兵统称为金海北路第一团营,金海东路协守总兵府的所有正兵统称为金海东路第一团营,金海中路协守总兵府正兵营头统称为金海中路第一团营,也算是势在必行了。

    其实,在协理营务处涉及金海北路、中路移防的公文里,一些番号称呼上的变化,其实已有体现,已经开始直呼“北路团营”“中路团营”了。

    现在只是顺势而为,并且往前更进了一步,将其正式确定下来罢了。

    与此相应的是,安东前锋总兵府的建制,也被杨振一纸命令改编为安东西路协守总兵府,原来相当庞大的安东团营,在经过一次次拆分之后,所剩主力兵马正式定名为安东西路第一团营。

    而新任的安东东路总兵徐昌永,也凭借其个人对杨振的忠诚,在升任总兵短短几个月后,拢到一起不久的麾下兵马就一举升为团营建制,与张彦弘、郭小武的水师一起,获得了安东东路第一团营的番号。

    除此之外,获得麾下营头编制升格的协守总兵府,还有吴朝佐的登莱西路。

    最近几个月来,吴朝佐方面救济、接收、转送关内灾民的压力空前巨大,兵力上本就应该有所扩充,同时为了奖励其贡献,杨振也借此机会将其麾下兵马的正兵员额,正式升格为五营二十五哨的团营建制,正兵七千五百人。

    至于辅兵营头,仍旧按需而设。

    这一点不只适用于登莱西路,而是适用于金海、登莱二镇各路,同样也包括了征东军左、右、中后三个总兵府。

    而有的团营,其辅兵营的数量几乎已经与正兵营按一比一的比例设置了。

    比如金海东路,辖内已有庄河、秀岩、凤凰城三座主城,以及多处堡城、垦区,外加石城岛水师营。

    按照杨振定下的团营编制,一个团营的正兵,只能是五个营,合计二十五哨,总共七千五百人。

    就这点人,还要扣除石城岛的水师营员额,剩下的正兵员额,也就六千人了。

    而这六千人,光是分守三座主城,平均下来一处只能分配两千人,都不够七个哨的。

    如果是和平时期,当然没有问题,一个城池驻扎两千人足够了。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是战争时期,虽然庄河后方、东路沿海等地,暂时没有什么战争风险,但也需要防着地方生乱生变,总要驻扎部分人马。

    更何况凤凰城、秀岩城以及他们各自的军事前沿,还要驻扎充足的精锐正兵。

    这样一来,六千人根本不够。

    正兵员额不够,那就只能用大批的辅兵营来凑了。

    后方的驻防、守城以及各种工事、辎重、杂役等事情,统统交给了从本路辖内屯区征召而来的辅兵营负责。

    而各处正兵营,则全力负责侦察、哨探、对战、追击等等前方作战任务。

    杨振觉得这样也挺好,所以对各路实际存在的大量辅兵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没有明确支持,也没有说要缩减或者严控数量。

    对他来说,征召设置辅兵营的成本很低,又好用,既可以安置不少移民闲散劳力,又可以给正兵营提供数量充足的预备兵员,而且还是经过了役前训练的预备兵员,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在这次改定番号的过程中,金海南路水师团营、金海西路水师团营和登莱东路水师团营,以及远在辽西的夏成德松山团营,暂时没有变化。

    其中主要涉及到的人物,俞亮泰不在现场,自然发表不了什么意见。

    而在现场的严省三,仍是金海南路水师团营的副将,其顶头上官乃是总兵张得贵,所以根本轮不到他发表什么意见。

    因此唯有袁进的意见可能会对杨振有所影响。

    但袁进没有对此发表意见。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在会场上刚被杨振否决了夺取耀州城的建议,不好另提要求。

    另一方面,可能主要是没有什么意见好提的,其他各路虽然改称某某路第一团营,但也还是一个团营建制,又不是增设了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