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领主:我建神话天庭为运朝 > 第815章 神都天城,阶石黔首

第815章 神都天城,阶石黔首(1/2)

    仙魏。

    洛阳。

    秋风将近,洛阳西郭门的“镇岳仙石”染成了暖红色。

    王阿翁蹲在墙根下。

    一双糙手攥着磨得发亮的凿子,正给一块新采的青石开纹路。

    石面要雕 “缠枝莲”。

    是仙魏东宫里的内侍大人,点名要的阶石。

    可他凿得的动作非常慢。

    而且目光总往墙缝里那道淡红的“赤龙云纹”上飘,像在跟老伙计打招呼。

    “阿翁!阿翁!”

    巷口的石板路传来 “噔噔” 的脚步声。

    张小乙家的娃子举着块半大的白石子,跑得满头汗,额前的碎发贴在脑门上。

    “你看我在洛水边捡的!”

    “晒了太阳会发光哩!”

    王阿翁放下凿子,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石粉,接过石子。

    石子凉沁沁的,表面有层细润的光,映着夕阳,泛出淡淡的虹彩。

    “这是‘云阶石’的碎渣。”

    王阿翁手捧石子举过头顶,摩挲着石子边缘,手上老茧蹭过石面,带出细碎的沙沙声。

    “百年前神汉一统天下时,咱洛阳城不是扎在地上的,是浮在天上的。”

    “这石子,估计就是当年天城的台阶碎下来的一块。”

    “浮在天上?”

    娃子眼睛一下子亮了,凑到阿翁身边,小脑袋里全是问号。

    “像云一样飘着吗?”

    “城墙上的砖会不会掉下来砸到人呀?”

    王阿翁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褶子,伸手摸了摸娃子的头:

    “傻娃子。”

    “大汉的天城哪会掉砖。”

    “当年武帝扫平匈奴、收服西域,天下再没战事,太一神显了圣,派了九只‘青霄鹤’来托城。”

    “你太爷爷还跟我爹讲过。”

    “说那年他才十二岁,正跟你太奶奶在院里晒谷子,忽然听见天上有鹤鸣,抬头一看,咱洛阳城的城墙竟慢慢往上飘,城根下绕着厚厚的云气,像似的,把整个城托在半空。”

    “那城里的人咋办呀?”

    娃子追问,小手紧紧攥着阿翁的衣角,“是不是得踩着云才能回家?”

    “哪用踩云。”

    王阿翁指了指西郭门的城楼。

    “你看那城楼的木梁,当年飘上天时,梁上缠了‘通天藤’,藤子从城楼上垂下来,百姓要进城出城,就抓着藤子往上爬。”

    “你太爷爷说,他还跟着村里的大人爬过一次,藤子上的叶子会发光,照得云气都亮堂堂的,爬到城门口时,能看见洛水像条银带子,在脚底下绕着邙山转,连远处的嵩山都小得像个窝头。”

    娃子听得眼睛都不眨了,举着云阶石往天上凑:

    “那城里的房子会不会歪呀?”

    “我家的锅碗瓢盆会不会掉下去?”

    “掉不了。”

    王阿翁接过石子,放在夕阳下,石面的虹彩更亮了。

    “天城浮着的时候,城里的东西都沾了太一神的仙气。”

    “锅碗瓢盆放在灶台上,再晃也不会倒;你家的床,就算靠在城边,也不会往云里滑。”

    “你太奶奶还跟我说。”

    “那年她在院里腌咸菜,坛子刚放在墙根,城就飘起来了。”

    “她吓得赶紧去抱坛子,结果坛子稳得很,连咸菜汤都没洒一滴。”

    “阿翁也是后来才知道,是城中的‘镇宅符’起了作用。”

    “那神符可是大汉宗庙里的太祝为百姓画的,沾了天城的灵气,能定住家里的东西。”

    “那为啥现在城又落下来了呀?”

    娃子皱着小眉头。

    “是不是鹤累了?”

    王阿翁的目光暗了暗,伸手摸过墙缝里的赤龙云纹,淡得快跟石色融在一起了,声音也慢了些:

    “不是鹤累了。”

    “后来神汉末年,宫里出了十常侍,他们抢国库的钱,杀忠良的官,连太一祠里的玉圭都融了铸钱,太祝也被赶跑了。”

    “百姓看着宫里乱,饭都吃不上,哪还有心思去太一祠上香?”

    “再后来黄巾贼就来了,举着黄旗子,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砸了太学的碑,烧了太一祠的香,跟百姓说‘太一神不管你们了’。”

    “天下人都不信太一了,灵气散了,青霄鹤的背就托不住城了。”

    “那鹤……”

    娃子的声音低了些。

    “你太爷爷说。”

    “天城落下来那天,天上的鹤鸣得特别哀,云气散的时候,好多老人都哭了。”

    讲鹤鸣哀的时候。

    王阿翁声音低了些,怕娃子听出他的难过。

    太爷爷说当年老人们哭。

    哭的不是城落了。

    是好日子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