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领主:我建神话天庭为运朝 > 第784章 甲子一轮,人公将军

第784章 甲子一轮,人公将军(1/2)

    大吴。

    赤乌七年,三月五日,震泽。

    震泽者,今人称太湖也,乃江南水脉之枢,东吴腹心之泽。

    其滨湖属县凡七:

    吴县居东,吴江傍其南,武进枕北,无锡处东北,宜兴倚西南,乌程接西,长兴扼西北。

    纵广三百八十三里,周回三万六千顷。

    水天浩渺,吞纳苕溪、荆溪诸流,素有 “三江五湖之利”。

    江通钱塘以达东海,湖连漕渠可抵京口。

    渔盐稻麦之饶,甲于江南。

    昔年吕蒙曾屯兵于长兴吕山。

    此山虽非峻极,却踞震泽西南要冲:

    山周平野开阔,登巅可俯瞰百里圩田,实乃 “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之险。

    更兼山南泗安塘蜿蜒东去,直贯震泽湖心,塘宽丈余,深可容舰。

    东吴水军轻舰(走舸、露桡之属)自此处顺流而下,半日便可抵震泽中洲。

    若调兵驰援吴县、无锡诸县,比陆途快逾三倍,故吕山留有吕蒙练水兵台数百座。

    东吴承汉制而兴屯田,震泽周边圩田皆行 “且佃且守” 之制。

    民佃耕于田,兵戍守于垒,耕战相济,以足军食。

    观毗陵屯田可知其盛:

    仅此处便有佃户男女各数十万口。

    春种秋收之时,田埂间阡陌纵横。

    丁壮挥锄,妇孺拾穗,而垒栅间甲士巡弋,弓弩手列于堤岸。

    若有警情,佃户可执耒为兵,顷刻成阵。

    震泽沿岸诸县屯田亦仿此制。

    每县设 “屯田都尉” 一员,统辖戍兵数百至数千不等。

    或驻堤岸堡垒,或泊水军于港汊。

    既护耕植,又防寇盗,更兼守护泗安塘、胥溪等水军航道。

    使震泽不仅为东吴粮仓,更成东吴水军之 “内训场”。

    “忽然一跃太湖去,天门日月双珠明。”

    “震泽不愧是江南水泽之枢。”

    刘协临风立于天舟之首,千里镜中映出太湖八百里烟波。

    楼船守中枢以控湖泽,蒙冲、斗舰协防航道,走舸巡查圩田,形成 “大舰镇要冲,小舰护阡陌” 的体系。

    旌旗招展,戟戈如林。

    无数大吴军卒出现在了刘协的视野之中,刘协握紧了手中的千里镜。

    “将军!”

    一名虎贲甲士疾步登上天舟甲板,铜盔上的红缨在湖风中猎猎作响。

    他手中捧着一卷泛着青光的竹简,声音急促却清晰:

    “大罗天网尚未完全修复,幸得天宪宝卷高悬九霄,以先天道纹暂时撑起天网脉络。”

    “如今诸天仙神无需借助玉简辗转,只需凝神感应,便能瞬息通晓三界战局。”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禀报:

    “方才水部星君在震泽水府观测到戾气异常汇聚。”

    “几乎同时,五岳帝君于太华山巅亦测得星轨偏移。”

    “两位尊神的意念借天宪宝卷直传大罗天网,此刻满朝仙神已尽知——”

    天舟甲板上风声似乎都为之一滞。

    虎贲甲士的声音愈发凝重:

    “今岁正值甲子轮回,距当年黄巾举事整整一纪。”

    “如今天地间戾气暗涌如潮,种种迹象表明,今日极可能是黄巾余孽借天道轮回之机,再次起势之时!”

    虎贲甲士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色:

    “更令人担忧的是,若过去与未来当真相通……”

    “那么黄天在梦境桃都山水师惨败后。”

    “天地人三公将军必定会溯时光长河而上,在此世寻找新的水师替代,重练兵马,意图杀回桃都山,一雪前耻!”

    刘协放下千里镜,天舟甲板上风声猎猎。

    他环视身侧众人。

    吕布按剑而立,目光如电扫视太湖。

    曹操垂手侍立,神色恭敬如常。

    士孙瑞、杨彪、刘虞等一众汉室老臣分列左右。

    “吴军水寨布局森严,确是劲敌。”

    刘协语气平静。

    吕布冷哼一声:“若某率并州狼骑,何须水战?直捣建业便是!”

    铁甲在日光下泛着寒光。

    曹操适时躬身:

    “将军贤明。”

    “吴军虽擅水战,然水师调度皆赖荆扬钱粮。若断其根基,楼船不过朽木。”

    曹操话语沉稳,却让其他几位汉庭老臣眼神微动。

    士孙瑞捋须轻叹:

    “曹孟德用兵,向来直指要害。”

    话音未落。

    杨彪、刘虞等不约而同瞥向曹操。

    谁能想到。

    眼前这位毕恭毕敬的汉臣,在另一条时间线上竟开创了一座仙魏龙庭?

    空气中掠过一丝微妙的沉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