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乱世英豪:开局挑战诸侯 > 第216章 赵云,我来救此人

第216章 赵云,我来救此人(1/2)

    幽州,易京楼之外,

    张燕此刻苦不堪言,极度痛苦。

    看着麾下士兵不断陨落,张燕心如刀绞。

    尽管如此,他的目光仍不由自主地投向身后巍峨的城池。

    这城池名为易京楼,

    是公孙瓒自上次败给袁绍后多年苦心经营的成果。

    如此雄伟的城郭,

    别说骑兵,即便是飞翔的敌人都难以穿越......

    因此,当张燕瞥见那座矗立在云端的城池时,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庇护感。

    这一切归因于城主——公孙瓒,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盟誓的象征。

    也是这个原因,张燕在败于匈奴与乌桓联军铁蹄之下后,毫不犹豫地朝着易京楼的方向逃离。

    在张燕眼中,敌军势如洪流,骑兵团团围困,硬碰硬绝非明智之举。

    既然无法硬撼,唯有倚仗城池死守。

    而要坚守哪座城堡呢?

    毋庸置疑,张燕心中早有定数,那便是坚不可摧的易京楼。

    毕竟,易京楼的高墙深垒,他早已领教过其威严。

    更别提,张燕出兵相助的初衷,源自公孙瓒亲自遣使恳求他出山。

    而自己为何会出现在乌桓南下的必经之路,背后则是赵云传达了青安的智谋。

    所以,在张燕的视角中,

    他与青安、公孙瓒共同构成了坚固的联盟。

    因此,身陷敌阵,遍体鳞伤之际,

    他的首要之选便是寻求公孙瓒的援助。

    张燕坚信,他替公孙瓒挡下了锋芒,此刻公孙瓒理应出手相救,无论公私。

    加之公孙瓒麾下强军与易京楼的雄浑规模,

    若能默契配合,生存只是小胜。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骁勇善战,或许还能逆风翻盘,赢得辉煌胜利。

    于是,败给匈奴和乌桓联军的那一刻,

    公孙瓒的名字立即占据张燕的脑海。

    然而事态发展出乎张燕意料。

    易京楼依旧坚挺,却毫无救援迹象。

    何意?

    难道这些人皆沉睡未醒?

    又或者,他们打算袖手旁观?

    这念头甫一浮现,张燕便迅速否定了它。

    原因很简单,他深知公孙瓒绝非如此之人!

    所谓“人如其名,影随其形”,他结识公孙瓒,便是因为他的义薄云天和重情重义。

    因此,面对易京楼的静默,

    张燕本能地相信,公孙瓒必定有事耽搁。

    然而,

    随着时间流逝,

    张燕手下牺牲的士兵越来越多,他心中的希望也随之黯淡。

    ……

    易京楼深处,

    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内,

    赵云此时半跪于地。

    大殿的高位,公孙瓒面无表情。

    “主公,张燕是我方盟友,当年他率十万雄兵阻挡了乌桓的南侵,如今他身处困境,恳请主公发兵救援!”

    赵云一字一顿,极力压抑内心的焦虑。

    “哼,张燕生死,与我何干?”公孙瓒冷冷回应。

    \"今日我若挽救了翼燕,来日面对霜燕、翎燕的困境,你道我是否应施援手?\"

    \"更何况,城外那些,多数是铁骑,一旦趁着我们开启城门的瞬间闯入,届时丧命的不止翼燕,连我们都可能陷入危局。\"

    公孙瓒寒声低吟,神色漠然。

    赵云见公孙瓒如此答复,不由得一阵愕然。他投身公孙瓒麾下,原是因为他认定公孙瓒是豪侠,正义的化身。

    然而此刻,听完公孙瓒的话,赵云心神剧震。

    望着眼前威严却又略显憔悴的背影,一种前所未有的疏离感自心底涌起。

    公孙瓒察觉到赵云的异样,望见他面露的不快,长叹一口气,缓缓言道:

    \"子龙,你了解我。\"

    \"此刻的境地,我并非见死不救,而是无法施救。你想想,敌人为何要在伊京高塔之外刺杀翼燕,无非是想诱使我们救援,一旦我们开门,便是给他们制造破绽的机会。\"

    \"还有那个翼燕,口口声声自称我们的盟友,明知我无法搭救,却偏要滞留高塔之外任人宰割,此举何意?岂非置我于不义之地?\"

    \"他若是真英雄,理应为我考虑,宁愿远离此处死去。\"

    公孙瓒话语间,脸色渐露凶狠之色。

    赵云聆听公孙瓒如此肺腑之言,失望之情无以复加。但庆幸的是,早在河内郡时,赵云已归顺青安。

    原本对于投靠青安,赵云心中对公孙瓒仍存一丝歉疚。可如今,听到公孙瓒这番话,歉疚感荡然无存。相反,赵云深感庆幸,庆幸早日识破公孙瓒的真实面目。

    正当赵云心潮澎湃之际,公孙瓒见他长久未答,以为已被说服,于是摆袖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