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876章 开夷州

第876章 开夷州(1/2)

    老刘的葬礼很隆重,尽管刘禅下诏各州郡堂官不得擅离职守,并且减少哀情。

    但是曾经受到先帝殊遇的官员们纷纷自发服丧,各派遣亲信或子侄前往长安吊唁,哀表堆满刘禅的案头。

    甚至有提出要殉葬的,被刘禅否了,并严厉表示大汉没有人殉。

    荆州、徐州一带,皆有百姓闻听刘备崩而万民哭丧的场景。

    老刘之得人心大抵可见一斑。

    刘禅为老刘守孝了三个月,但他毕竟是皇帝,不能完全置国事于不务。

    三月后,建兴十七年秋末,刘禅脱下缟素开始照常处理政务。

    并下令太子担任万年县县丞,开始从基层开始观政学习。

    县令乃是董允之子,有其父三分臭脾气,倒是个能够拴住太子的。

    建兴十七年冬,扶余除国之后划为了朝廷的扶余郡、松原郡,刘禅的重点便放在了东南方向。

    西域丝绸之路已经步入正轨,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帝国发展的双引擎,也是要布局打开的。

    皇宫的暖阁里,刘禅正与镇东将军丁奉对坐。

    案几上铺着一张巨大的海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航线、岛屿和风向。

    这些年来,扬州和交州一些西洋商人,以及汉人主动出海做生意。

    朝廷对于千里石塘(南海)及其周边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

    \"丁卿,\"刘禅指着夷州岛的位置道:\"此次远征,不仅要开疆拓土,更要为日后南下东宋群岛积累经验。\"

    他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太医令整理的防疫方略,务必严格执行。\"

    \"遵旨。”丁奉郑重接过竹简。

    陛下已备足药材,随军医官也都经过特训,将士用命,如果事情不成则是臣无能,请治臣不效之罪。\"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事有不逮,就从头再来,若是你暴虎冯河,朕才要怪罪于你。”

    第二天,刘禅面授机宜完毕后,目送丁奉的队伍离开。

    腊月十八清晨,丁奉亲自率领率领东洋水师舰队,大大小小两百艘战船自扬州泉州港启航。

    指挥旗舰\"镇海\"号上,水手们正在检查隔离舱的通风口。

    这是按照太医令的设计,专门用于隔离病患。

    谷物、风干肉、面食、瓜果蔬菜、药材、武器、航海士、医生、制图师、建筑师……

    全体都有,准备充分,丁奉向着长安方向遥遥拜别,随后一声令下,率军出发。

    冬天刮西北风,适合从大陆去夷州。

    在海上航行了半月后,舰队抵达夷州西岸。

    当地土着见到如此庞大的船队,纷纷躲入山林。

    他们想起来当年被孙权舰队支配的恐怖,而这支舰队显然要更加庞大。

    丁奉下令在海岸建立营地,同时派出使者与部落首领交涉。

    然而谈判并不顺利,自称会翻译土着语言的夏翻译被敌人的长矛刺死。

    好家伙,对面敢杀汉使,这下不得不亡其国。

    什么,没有国?那就亡其部落。

    丁奉讲究的是稳健行事,结果就在他正在准备的时候,汉军营地突然遭到袭击。

    原来是土着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丛林中神出鬼没。

    岛上山高林密,于是汉军放火烧山。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至少烧死上千人。

    大火之后,数百青壮带着上千老幼妇孺走出丛林投降。

    虽然丁奉对他们进行了隔离策略,但更可怕的威胁到底还是出现了。

    这些土着喝生水,甚至吃生肉,他们适应了本土的病菌,但是汉军没有适应。

    即便是大路上,北方的士兵突然被拉到南方去打仗,或者西凉的兵马拉到东边,都很容易水土不服而军中生出瘟疫。

    而已经拥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汉军,自然知道这瘟疫该如何应对。

    当第一名水手开始发烧,身上出现红疹的时候。

    随军医官立即将其隔离,疫情的蔓延得到控制。

    当然,得到控制不意味着没有病情,还是陆续有人感染。

    同样的,本地土着也被汉军身上不同的病菌感染,陆续有生病的。

    幸而医生充足,他们裹得严实,戴着口罩治疗病人。

    因为是探索阶段,他们只能针对症状而下药,而不是针对病来下药。

    但是没关系,只要试验的样本充足,这些学者就能迅速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丁奉站在了望塔上,看着新建的隔离区。

    那里用木栅栏围起,每隔十步就有一个火盆,日夜燃烧着艾草和苍术。

    \"将军,\"医官匆匆赶来,\"中军发现三例病患。”

    “症状与之前相同,都是高热、红疹,你要做好自己也可能感染的准备。\"

    丁奉眉头紧锁,想到这病来得快,但是致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