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874章 平西域

第874章 平西域(1/2)

    高句丽是刘禅亲自部署的,万全准备,取得全胜的成果在刘禅的意料之中。

    不过,霍弋是持节都督西域,他的行动则就不是刘禅的指导,而是他的主动作为。

    虽然手段酷烈了些,但是刘禅对结果给予了认可,因为他做的一切符合大汉的利益。

    时间回溯到建兴十四年深秋的一天,霍弋站在赤古城头,望着远处连绵的沙丘。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斑驳的城墙上。

    从长安到天水冀县,经过河西走廊直通西域它乾城的四马车并行的宽阔道路已经修建完毕。

    并且以它乾城为中心点如同蜘蛛网一般四面散出多条道路,将大汉控制的城池都联通起来。

    做生意,路比以前好走一倍。

    霍弋微微舔嘴唇,同样的道理,大军行进也比以前容易了一倍。

    他手中握着一封密信,是探子从焉耆传来的消息:

    老王突然暴毙,王子安归担心有变,于是未经朝廷册封就擅自继位。

    \"来人!\"霍弋转身,声音冷峻,\"传令三军,即刻整备,三日后出兵焉耆。\"

    长史王基上前一步:\"都护,是否先上奏朝廷?\"

    \"不必。\"霍弋眯起眼睛,\"陛下既授我全权处置西域事务,这等僭越之事,岂能姑息?\"

    三日后,三万汉军浩浩荡荡开赴焉耆。

    七日后,汉军兵临焉耆城下。

    安归王子站在城头,脸色苍白。

    他没想到汉军来得如此之快,他的军队动员还没完成呢。

    当然快,霍弋早就严阵以待,就等着他主动送战争借口了。

    \"安归!\"霍弋派遣使者策马向前,\"你未经朝廷册封,擅自继位,该当何罪?\"

    安归强作镇定:\"我乃父王嫡子,继位天经地义,我当然不敢轻视朝廷的权威,已经遣使上报了,现在使者应该在去长安的路上。\"

    \"放肆!\"使者一声厉喝:\"竟敢想要以生米煮成熟饭来要挟朝廷吗,告诉你,朝廷不会被任何藩属要挟!\"

    使者回去禀报霍弋,霍弋没有多说,直接下令:“攻城!”

    汉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投石机轰鸣,箭雨如蝗。

    不到半日,城门轰然倒塌。

    安归仓皇逃入王宫据守,却被源源不断突入的汉军生擒。

    霍弋坐在焉耆王座上,看着被五花大绑的安归:\"你可知罪?\"

    安归跪在地上,浑身发抖:\"都护饶命!我愿献上焉耆国玺,永世称臣!\"

    \"晚了。\"霍弋挥了挥手,\"拖出去,斩!\"

    安归的惨叫声渐渐远去。

    霍弋环视殿内瑟瑟发抖的焉耆大臣:\"从今日起,焉耆国除。尔等若愿归顺,可保性命。\"

    大臣们和他们的家眷全都押送到长安,而他们的奴隶扈从,全都留了下来被编户齐民。

    此消息传开,西域诸国震动,没想的大汉的惩罚手段竟然如此酷烈,直接除国。

    这哪里是大汉,这明明就是暴秦。

    且末国王连夜召集群臣:\"汉军如此跋扈,若不制止,我等皆难逃厄运!\"

    有大臣提议:\"不如联合诸国,共抗汉军?\"

    国王深以为然,很快,且末、龟兹、疏勒等国组成联军,号称十万。

    向霍弋发出通牒:恢复焉耆国,否则他们就要联合向长安告状。

    霍弋看着联军的战书,冷笑一声:\"传令下去,全军备战。\"

    大战在即,霍弋召集众将议事。

    凉州援军的将领建议道:\"敌军势大,不如暂避锋芒?\"

    “我避他们锋芒?!”霍弋哈哈大笑。

    随后展开地图分析道:\"且末军虽众,但粮草不足;龟兹军精锐,但路途遥远。我军可分而击之。\"

    之后,霍弋统领赵统亲自率领长水骑兵奔袭且末国,且末军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霍弋又派王基截击龟兹援军,待其消灭且末国之后,集中兵力,将其龟兹击溃。

    之后疏勒等国听闻友军战败,立刻就退兵,上表请降。

    霍弋派出汉使,去他们的国度抓王室成员,打包送到长安,陆续将他们化国为县。

    胆敢有反抗的,大军出而灭之。

    主动投降的,只抓王室成员,国内的大臣们,全都给汉朝廷的编制,留在当地协助朝廷治理。

    还胆敢动兵的,有名有姓的王公贵族和他们的家眷,全都抓走,只留下大字不识一个的底层人。

    结果就是,这些国家的大臣们造反了,主动扭送王室成员。

    当然,也有精绝国这样全部人口只有几千人的小国。

    国王拥有上百人的强大卫队,大臣们造反打不过,因此只能跪求国王放过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