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372章 天狼军何在?

第372章 天狼军何在?(1/2)

    因为目前驻扎在山东、淮北的明军,无论哪一方,实力都不及大清天军。

    每支军队皆是如此!

    但问题是,这些明军即使打不过,也能逃跑。山东的明军败退可以逃往胶东,实在不行还可以南下乘船。而淮北的明军则可直接逃向淮南!

    现在,多尔衮统领的清军就像一个壮汉,虽有无穷力量,挥拳如猛虎,却打在了棉花上,无法有效打击对手。

    面对犹如泥鳅般滑溜的明军,多尔衮真的不知该先攻击哪一路。

    此时,

    帐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只见范文程,大清另一位忠诚的侍臣,面带喜色地进来报告。

    \"微臣参见摄政王,有紧急军事情报禀报。\"

    \"告知我!\"

    多尔衮无暇与范文程这等仆从啰嗦,急切地问道,范文程随即应答。

    \"殿下,家弟范文寀刚从金陵传来讯息,此刻淮北与我大清天军交锋的,不仅有大明皇帝,还有南方的太极尊者。除此之外,徐州城内还有两条巨鳄,即朱由检的两位皇子,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可以说,大明皇室,皆聚徐州……\"

    \"竟有如此良机?\"

    多尔衮一拍龙鳞臂铠,惊呼出声。

    此事诚然大好,南朝帝王,太子,乃至两位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尽在徐州。只需多尔衮击败那徐州的尊者,俘获或消灭他们,南朝必将群龙无首。甚至,他们还能拥立金陵的福王、潞王或鲁王为帝。

    但从三王中选出一人为皇,绝非易事,至少得争论一个月。

    那时,正是大清帝国乘虚而入的大好时机!

    想到这里,多尔衮环视四周,下达命令:

    \"老十二,你率一万正白旗铁骑,继续在曲阜挖掘神秘古墓。本王亲率六万八旗天军南下徐州,与大明决战,此役必须全歼徐州明军,并且除掉朱由检、尊者及其两位兄弟,无论生擒还是斩杀……\"

    \"摄政王,只怕我军南下,南朝太子会退守淮南……\"

    宁完我忧虑地提出。

    大明并未气数已尽,他们仍有退路。历史上,永历皇帝曾逃亡十几年,直至缅甸。

    如今,对留在徐州的尊者而言,他无需远赴缅甸——尊者若去缅甸,那将不是避难,而是入侵缅甸!

    只要尊者跨过淮河,便安然无恙。

    当下,宁完我担忧,面对大清天军的攻势,驻守徐州的明军会选择撤离!

    然而,多尔衮并不为此忧虑,他转向谭泰:

    \"立刻派人召回我给予豪格的军令,重新传达,令他火速调动河南两万精锐,经过归德府,直达商丘,直扑徐州南部的宿州。让朱贼太子猝不及防,袭击睢州,断其南逃之路……\"

    说到这里,多尔衮话题一转:

    \"此外,要让豪格秘密穿越河南,战场中多布置斥候,派出白甲探马、红甲探马,全面掩盖战场,不让明军察觉我军动态,让他们成为聋子,成为瞎子……\"

    \"此战,关乎我大清能否问鼎中原,胜,则我大清以异族之君主华夏,败,则大清国运不过数年。所以,此战必胜,绝不容败!\"

    \"此战,关乎大清命运,我们必须赌胜!\"

    \"听清楚了吗?\"

    \"明白,尊贵的领主,我们明白!\"

    众人恭敬地点头,他们深谙此战的关键,一旦能擒获徐州城内的光明军以及朱明皇室,南方王朝必将内讧,山东、河南的光明军便不足畏惧。那时,他们无法抵挡大清天兵的锋芒。

    大清国的入界之战将彻底胜利,赢得酣畅淋漓!

    赢得整个世界,就连他们这些仆从和忠诚的犬也将跟随大清分得些许肉骨,享受数世纪的繁荣。即使数百年后大清衰落,他们的地位依旧崇高,乘坐疾风马车时仍能傲视群雄,凌驾于他人之上。

    因此,此刻的军事会议上,士气如虹,每个仆从都面带激动,仿佛准备为知音献身,为大清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陈桥!

    十一月初二,豪格在一场小雪之后收到了多尔衮的紧急指令。看到指令要求他迅速跨越黄河流域,直捣归德府,绕过商丘、夏邑、永城等城,直扑徐州以南的宿州,并封锁宿州、睢宁一线,以防南方帝王亲征的部队逃脱。

    尽管豪格心中有所不满,但他依然遵从了多尔衮的军令。

    毕竟,多尔衮现为摄政王,更是大清国南征战役的最高统帅。豪格不敢轻视其命令,否则可能会被多尔衮找个借口严厉惩治。

    于是,在接到军令的当晚,已在陈桥潜伏已久的豪格,悄然趁着夜色东行。

    \"监军,监军,东方的敌人已离开陈桥!\"

    午时,明军情报人员紧盯着黄河对岸的陈桥,终于发现清军已撤离。

    高杰此刻大声向史可法报告这个消息,史可法闻讯脸色大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