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弟,朱明的皇太子带领明军到哪儿了?”
“王爷,明军已渡过幻影之河,估计不久就会抵达星辰山脉的边缘……”
多铎赶紧回应,多尔衮点点头。
“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说到这里,多尔衮转向洪承畴,吩咐道:
“洪承畴,去替本王拟一份公告,告诉世人,本王邀请南明的皇太子来曲阜一决胜负,如果他不来,八日后,本王便启封孔林之丘,唤醒孔子的亡魂……”
……
“完了,全都完了!”
十九日正午,孔胤植瘫坐在自家的圣贤公爵府中,口中反复念叨着绝望的话语,显得极其懦弱。
事实上,不止他,府上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末日的来临。
这群世代忠诚的族群,此刻都意识到了灾难的逼近。
他们此刻都无法露出笑容,个个愁容满面地站立着。
因为他们都得知了一个消息。
今晨,城外的黑暗部落在城墙下疯狂宣示,攻城后他们将挖掘孔林之丘,甚至亵渎孔子的亡灵。
就连两千多年前的智者孔子的遗骸都不放过,
他们这些孔子后代,还能有生存的希望吗?
因此,在日正当中,孔氏一族的后代们在圣贤府内悲泣不止,泪水涟涟。
正当孔胤植及孔氏族中的壮年男子在此地恐惧地期盼命运的降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沉寂,有信使前来报告。
“圣贤公,圣贤公,已经行动了,已经行动了……”
只见一名身披鸳鸯战甲的明军将领冲入,朝孔胤植禀告。此人是第二镇的一名营指挥,名为孙武胜,受帝命与圣贤公共同防卫曲阜,手中握有曲阜唯一五百名精锐士兵。
而孙武胜此刻禀报的正是派出的救援骑兵——这自然是由多尔衮精心安排,意在诱使圣贤公向帝王求援。
然而,听到援兵已被派出,孔胤植脸上并未显出一丝喜悦,他哀愁地看着孙武胜,开口问道。
“孙指挥,你别瞒我,实话告诉我,太子殿下是否会派兵援助?”
“会的,肯定会的,只要你能守住曲阜,殿下的援军定会抵达。而且,你可能还不知道,这次御驾亲征的是皇上,皇上是不会抛弃你的……”
孙武胜口中这样说,心中却明白得很。
援军绝不会到来。
事实上,他的军令明为协助防守曲阜,暗中却是要促使孔胤植走向死亡。
此时,曲阜的守卫战已危在旦夕,然而,孙武胜及其麾下的五百兵马,竟有一半留在圣贤府,以防孔胤植投降敌军成为叛徒。
若城池沦陷,他们的任务不是护送圣贤公突围,而是先确保圣贤公“上路”,之后再率军冲出重围……
……
次日下午,睢宁的御驾行营内!
崇祯皇帝端坐于军事会议的大堂,聆听身旁的朱德与众将领商议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原来,明朝刚刚收到一则新的情报。
满洲鞑子竟丧尽天良,以曲阜的孔林作为人质,迫使大明军队北上与其进行决战!
还扬言若五日内不北上,就要挖掘孔林,侮辱孔子的遗体!
这实在是够残忍的!
此刻,朱德开口说道。
“北上绝无可能,鞑子逼我们前往曲阜,必定有所图谋。况且,如果我们这次顺从了鞑子,那么下次他们再用圣人的陵墓威胁我们,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更何况,我大明在昌平的皇家陵寝现在也在鞑子掌控之中,若他们拿祖先陵寝威胁我军,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呢?”
“父皇,您认为呢?”
说到这里,朱德又将问题抛给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显得颇为为难。
“德所言有一定道理,只是,我们真的能眼睁睁看着鞑子亵渎孔丘吗?全天下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们的军队……”
“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朱德摇摇头,继续说道……
“袖手旁观绝非良策,我们必须表明立场。如此,全军持续向北挺进,只是途中必然会有兽骑的侵扰,故我军需稳重行进,谨慎为上,不可急躁赶路……”
“每日前进五里足矣!”
不错,睢宁与曲阜相隔四百多里,多尔衮预计八日可达,以每日五十里的速度。然而朱督竟只走五里!
八日后,仅能行进四十里,甚至无法抵达徐州,更别提曲阜了。
既然已经如此,责任不在朱督身上。没错,也不能怪朱督——此番出征的乃是崇祯帝,所有军令皆出自崇祯陛下之手,唯有他的签署,军令方能生效。
因此,指挥失误,令兽族得以侵犯圣人之陵,这锅朱由检不得不背。不过,朱由检早已习惯承担,身上的责难多如繁星,再多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