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和太子接连去世的打击后,内心已然变得如寒冰般坚硬,那时对他来说,铲除建国功臣如同日常生活一般平常。
\"即便是圣旨,他也无法逃避。\"朱标微笑着说道。
就连义子沐英都被遣送到遥远的云南,更何况廖永忠这等人物。
\"确实……\"朱元璋听到后,恍然大悟。
他乃帝王,口含天宪,圣旨一出,谁敢违逆?
他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将亲生儿子从繁华的应天府送往千里之外的边疆要塞,守护大明的边疆。
古人的忠诚令人叹服,臣对君、子对父,无怨无悔。
想象在现代,若让你离开烟柳繁华的江南,去到荒凉的边疆戈壁,任你许诺多少好处,恐怕也难以接受。
掌握兵权又怎样?你仍需每日带领部下对抗来自北方的兽人部落。
朱元璋时代的藩王生活困苦,而建文帝时期更是提心吊胆。
永乐王朝后,那些藩王的生活几乎与家畜无异。
\"因此,德庆侯的情况与其他勋贵不同。\"朱标继续解释道,\"他人是为了子孙的基业,而德庆侯是为了自身的生存。\"
\"开国勋贵的爵位世代相传,若封他去遥远的虾夷岛,朝廷便可免除他的俸禄,同时也减轻了财政压力。\"
以朱元璋的吝啬,这样的提议令他颇感满意。
那该死的廖永忠,不仅将远离视线,朝廷日后也不必再为他的俸禄操劳。
这真是两全其美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