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 > 第174章 仙途纠葛,洪武帝揭旧事

第174章 仙途纠葛,洪武帝揭旧事(1/2)

    在仙途副本中,朱重八引领着老友毛纪探索秘境,这时毛纪沉声道:“吾皇洪武。”

    “朕的作为,皆是那八虎的怂恿所至。”

    他指控道,“他们惑乱幼主,亲近奸佞,疏离忠良。”

    “他们不仅纵容朕沉迷享乐,更意图封锁朕的视听。”

    毛纪痛心疾首,“我们的奏折,无一不被他们拦截。”

    “并非我们无所作为,陛下常居豹房与镇国府,视之为家。”

    “除非陛下召唤,否则我们难以觐见。”

    毛纪言语间满是无奈。

    洪武帝朱重八闻言,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他身为神武之君,怎料后代子孙竟如此节俭。

    先是不知削藩为何物的建文帝,四年内便失了帝位。

    接着是被誉为战神的正统朱祁镇,数十万精兵在他手中如草芥般消失。

    再后来,修真皇帝嘉靖,整日沉迷修炼,险些命丧宫女之手。

    如今的朱厚照更是出奇招,仿佛存心要让他生气。

    朱重八心中暗怒:“那所谓的八虎,究竟是何人。”

    话音未落,数名太监哭着奔入,跪倒在朱重八面前。

    “吾皇,毛纪等人妄言。”

    他们泣诉道,“我们不过为陛下效力的宦官,一切行动皆遵从陛下旨意。”

    “若非陛下授意,我们亦无能为力。”

    朱重八审视跪地的太监,目光犀利:“汝名何人?朕未曾识得。”

    “回禀吾皇,奴乃刘瑾,侍奉陛下多年,司礼监的笔墨太监。”

    对方回答道,声音微颤。

    “具体职责是什么。”

    朱重八追问。

    “臣子需要为皇上的圣旨刻上印章,即批红。”

    毛纪适时插话,解释道,“大明的军费、户部支出,乃至工部、吏部等诸多事务,都需要司礼监的同意并盖印,否则各部无法领取资金。”

    “即使磕头至死,也无济于事。”

    毛纪的话语掷地有声。

    “山东旱灾时,户部尚书为了请求陛下救济,几乎双膝破裂。”

    “而刘瑾等人因旧怨,拒绝批红,致令灾民无援,数十万人因此丧生。”

    朱重八闻言,拍案而起,龙椅震动,殿宇为之震撼。

    “大胆!刘瑾,这龙椅朕倒不如赠予你坐。”

    朱重八怒不可遏,他的修为早已超凡入圣,此刻更是即将步入化神的境界。

    朱棣的威严犹如天降神只,令牧星在他面前瑟瑟发抖,噤若寒蝉。

    他一声令下,\"来者。”

    毛骧挺身而出:\"微臣在此。”

    \"处置,即刻斩杀那八虎。”

    \"遵命。”

    \"陛下饶命,陛下宽恕啊!\"然而,朱棣的决心无人能撼动。

    片刻间,除江彬和朱厚照在外领兵,其余七虎尽数伏诛。

    文官们激动不已,齐声道:\"太祖圣明,英勇盖世。”

    \"我等代表天下黎民,向太祖致谢。”

    \"够了,少在此虚言奉承。”

    朱棣的目光犀利地扫过杨一清等人,\"你以为我是何许人也?我清楚你们的心思,是不是以为我除掉几个宦官,你们便能独揽大权?\"

    \"当初我废丞相,亦能废你们。

    现在我在此,诸位需谨言慎行。”

    他接着说,\"想必你们也知晓我的历史,别妄想玩弄阴谋,否则……\"

    朱棣环视群臣,语气坚定:\"共饮金杯,绝不姑息。”

    得知明军已深入谷地,达延汗心中不禁生出疑惑。

    这位明朝将领非比寻常,竟懂得先发制人之策。

    察都感叹道:\"达延汗,这次明军的确强悍,我率领一万先锋,与他们在谷中交锋三次,他们誓死不退。”

    \"我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

    察都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愧疚,\"察都,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自责。”

    \"但如你所言,明军确实不容小觑。”

    话音未落,斥候匆匆进来报告:\"报,发现一支明军已围攻广灵城,攻势猛烈。”

    \"什么。”

    达延汗难以置信,这位明军将领的智谋超乎想象,竟选择奇袭广灵,而他竟未能察觉。

    他突然有了决定:\"察都,速速传令,召回袭击应州的部队,他们可能面临危险。”

    尽管下达了撤退命令,达延汗心中却涌起一股不安。

    而在应州城外,一支万人部队整装待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