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 > 第125章 大局已定。

第125章 大局已定。(2/3)

柏儿,你的设想十分明智。

    待倭寇一扫而空,我们便将那些岛屿化为炼丹的试炼场。”

    “此事刻不容缓。”

    他补充道,“随着大明百姓逐渐接触炼丹之道,丹术普及之日,必然涌现众多炼丹者。

    万一有幸出现一两位顶尖人才……大明就能凭借本土力量,自主研发顶级丹药。”

    朱元璋的话语中透出严肃,眼神炽热,显然对此寄予厚望。

    他对强大丹药的渴望,是出于对国家实力提升的渴望,一枚丹药足以改变许多战局。

    听到朱元璋的赞赏,朱柏满意地点点头:“放心,此事我已胸有成竹,只需等待倭寇覆灭的时刻到来。”

    ……

    倭寇的覆灭命运已成定局,朱柏开始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这一资源,使之成为大明的无限供给站。

    他倾向于把倭国当作一个危险炼丹技术的实验室,因为在这里,他可以随心所欲,不必顾虑大明民众的安危。

    而在大明本土,情况则截然不同,他必须考虑到整个天联盟百姓的生命安全。

    倭寇的力量远非嘉靖时期的明朝可比,面对徐达、蓝玉等仙军的压倒性攻势,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凭屠杀。

    目睹蓝玉、徐达的军队毫不留情地摧毁倭寇,无数嘉靖士兵既震惊又热血沸腾。

    然而,朱元璋、老朱棣、小朱棣等人,面对眼前的战争场面,却保持着超然的冷静。

    因为他们明白,这是为了更深远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必要牺牲。

    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已磨砺出无尽的锋芒,对付那些微不足道的倭寇入侵者,对他们而言,就像拂去尘埃般轻而易举。

    “大局已定。”

    当徐达等人如摧枯拉朽般攻克倭寇国的首都时,朱元璋的嘴角勾起一抹淡然,仿佛在宣告:“那个渺小的倭寇国,再也无法掀起任何波澜。”

    “柏儿,我认为此刻正是着手分配人员,接管倭寇国事务的最佳时机,你有什么推荐的人选吗。”

    朱元璋已经开始构想下一步的战略布局,他对后续的整合工作显然更为关注,因为这关乎大明帝国的长远发展。

    听到朱元璋的询问,朱棣父子俩眼神中闪烁着探究,他们深知朱柏总是能提前规划,但这次却不见他有所准备。

    “关于倭寇国的炼丹试验场负责人……”朱柏眉毛微挑,眼神闪烁片刻,然后摇头道:“目前,我还未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尽管他心中已有初步设想,但现实是手下可用之人稀缺,让他对这个问题尚未深思熟虑。

    “父亲,能否请您提供一些人选建议。”

    朱柏转而求助于朱元璋,期待从他的经验库中寻找答案。

    朱元璋沉思着,目光中透露出寻找合适人选的决心。

    “或许……”朱棣在一旁忽然插话,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让我的孩子们试一试如何。”

    他的提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朱棣的父亲,老朱棣,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建议,心中暗自腹诽:你这小子,怎么忍心让你的孩子们涉险?倭寇国可不是什么乐园,这是在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啊!

    朱柏闻言,表情也显得惊讶,不解地看着他的四哥。

    “哦?你具体指哪些孩子。”

    朱元璋挑起眉毛,对小朱棣的提议感到意外,甚至提出让他亲自上阵,“你的能力完全胜任,何不亲自操刀。”

    小朱棣愣住了,心中暗自嘀咕:老头子,你的言辞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父亲,【\"算了吧。”他轻叹了口气,“我的弟弟更需要我在他身边。”】倭寇国这样的小事,怎能劳烦我这位开创永乐盛世的帝王?我们的才华岂能浪费在这微末之地。”

    他挑衅似的看向老朱棣,自信满满。

    老朱沉吟片刻,内心思忖:吾乃明成祖。]

    “不,这绝非我的定位。”

    眼前,朱棣的眼中闪烁着坚决,仿佛在与内心深处的自我抗争。

    “或许在父亲的庇护下,我更适合在嘉靖朝的阴影中默默耕耘,管理那些不安分的倭寇国。”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微妙的笑意,仿佛在自嘲,“就让那些琐事成为我朱棣的历史吧。”

    朱棣的反应令朱柏惊讶,他的眼神瞬间变得犀利,犹如鹰击长空。

    “你以为,我们是一体的,你的忠诚不应被质疑。”

    朱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山石撞击,直指人心,“但你怎能忘记,我们共享的血脉,共同的目标?你的决定,似乎背叛了我们的初衷。”

    朱柏的话语如同冷冽的冰刀,直刺朱棣的内心。

    朱棣的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但旋即化为坚定。

    “父亲,我明白您的期望,但我不能屈服于此。

    我要证明,我能独立承担更大的责任。”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决心昭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