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 第494章 盛世所愿(大结局)

第494章 盛世所愿(大结局)(3/3)

肯做,后人未必还有机会做。

    只有用铁路将中原与西域紧密连接起来,朝廷才能一劳永逸地对西域进行掌控。

    否则一旦国势衰退,西域还是会丢。

    西域铁路,政治和战略效益才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处于次要地位,且只要经营得当,是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的。

    这个时间点,当年老一代重臣早就凋零光了,连赵相都退隐三年了,没有人可以阻止已经无敌的姜某人。

    历史证明。

    西域铁路的修建完全正确,为此后几百年间帝国牢牢掌握西域,继而支配世界岛,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虽然该项目投资巨大,短期看不到可观回报,但此时大周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九百万万钱,整个东亚的贸易都在大周掌握之中。

    大周牢牢掌握着东亚的政治军事金融经济文化主导权。

    西域铁路专项债券连发了十五年,每年近四百万万,连西洋人都来买了不少,相当于交保护费了。

    随着西域铁路的开通,丝绸之路重开,不断有中原人口移居西域,为西域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泰兴二十年大朝会,还有一件小事,要求东瀛国天皇去“皇”号,改称国王。

    皇与帝是大周天子专属,不允许僭越。

    此事自然引起了东瀛的反弹。

    后来,大周扶持九州大名龙造寺上洛,推翻了原来的足利幕府,天皇也顺理成章地改了称号。

    大周驻军九州、琉球,成为维护东亚政治稳定的基石。

    泰兴二十一年。

    大周设立北洋都护府,统领兴安岭以北、库页岛等广袤的冰原地区。

    泰兴二十二年。

    大周也是世界第一艘铁甲船下水,该船采用蒸汽动力和风帆动力两种驱动方式。

    同年八月。

    北路和南路探险队返回母港,带来了大洋洲和北美的消息。

    朝廷开始建立北方航线,通过扶持北美大陆印第安人,阻断了西洋人对北美大陆的掌控。

    大洋洲方向,明相未卜先知地在地图上点了一下,大周的勘探队便不远万里去挖出了铁矿,据说品相相当好,比大周本土的好很多。

    泰兴二十三年。

    周军在西进途中与奥斯曼帝国遭遇。

    经过三年激战,周军水陆夹击,彻底打散了奥斯曼帝国。

    泰兴二十六年。

    大周在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组织开凿运河。

    泰兴二十九年。

    大周水师西洋舰队与大不列颠海军在直布罗陀地区激战数月,不分胜负。

    泰兴三十年,大周本土新组建的铁甲蒸汽舰队驰援西洋舰队,在大西洋上针对不列颠船只进行全面绞杀。

    已经六十多岁的拉斐尔侯爵,被任命为直布罗陀总督,一时风光无两。

    泰兴三十五年。

    身体每况愈下的明相,越来越无法操持繁重的国事,辞去一切官位后,回归齐国公府着书,继续为后世谋划。

    两年后,溘然长逝。

    享年五十六岁。

    泰兴三十九年,皇帝姬泰北驾崩,庙号文宣。

    李夫人所出皇七子姬安康继位。

    明相与文宣帝相继去世后,大周帝国遵循先前制定的“半个世界”战略,适度进行战略收缩,以控制半个世界为基本战略思路,不断巩固印太地区基本盘。

    西域铁路在泰兴三十九年如期修到碎叶城后,后继者继续向西延伸,一直拓展到西亚和东欧。

    欧亚大陆桥用了五十多年时间,完全贯通,这有力地奠定了世界岛主导世界秩序的基础。

    明相主政后期上马的内燃机、发电机、无线电和热气球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在他死后十几二十年里陆续开花结果。

    美中不足的,就是人口政策没有很好地落实下去,长期的繁荣稳定,导致人口大爆发。

    所幸,朝廷因势利导,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推动周人走向世界,遍地开花的周人血统,成为大周主导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础。

    野蛮掠夺与种族灭绝的恶劣行径,得到有效遏制;人类文明,按照周人的文明观有序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