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 第488章 朝廷机构改革

第488章 朝廷机构改革(2/2)

侍郎的高位,姜云逸麾下得力干将都卡在了千石的位置。

    包括原内阁文选司郎中卫无缺,只是平调吏部担任文选司郎中,可见卫相对这个孙子不甚满意。

    几位相国也都默契地大力提拔中生代填充阁部要职,朝堂侍郎级的高官平均年龄只有四十多岁。

    以确保老一代退下去后,中生代仍能有力量制衡姜某人。

    姜云逸倒是无甚要紧,大周帝国,先前步子迈得有点大,扯到蛋了,稳一波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等第一个十年发展规划基本落地后,再继续干大活。

    大周朝廷机构改革,折腾了大半年才勉强尘埃落定。

    此后几百年里,朝廷机构都是在这套架构基础上的微调,这是由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决定的,不是姜某人一厢情愿。

    大周朝廷机构改革后,整个东亚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期。

    大周帝国蒸蒸日上自是不必多说,就连最重要的邻居燕国似乎都有些欣欣向荣,大刀阔斧改革的红利开始显现出来。

    泰兴三年,大周两大造船厂,累计下水十五艘轻型护卫舰;

    在朝廷巨额投入的牵引下,船舶工业全产业链建设初步构建完成。

    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后,大周水师主力战舰的设计工作也完成了,开始进行建造阶段。

    泰兴四年,预期中的荷兰人并没有来,很多人对姜云逸的判断提出不小的质疑。

    正被田政革新搞得焦头烂额的姜云逸,没有心情和他们打嘴仗,仍旧孜孜不倦折腾田政。

    这年开春,兵相李镇元走了。

    姬无殇之后,大周帝国最后一根定海神针也折了。

    不过,大周朝堂一片风平浪静。

    一切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好发展,大周朝野,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就这样吧,明相一个人已经够能折腾的了,其他人就不要瞎折腾了。

    唯一出人意料的,补位兵相的并未姜久烈,也不是陈之龙,反倒是存在感较弱的顾希廉。

    毫无疑问,这俩货不想坐办公室,想着出去带兵打仗。

    毕竟,瞎子都能看到,朝廷已经随时可以出去干仗了。

    荷兰人没有来找回场子,大周上下却是蠢蠢欲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