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昔日以为三位阁老德高望重,孰料,亦不过宵小之徒……令人痛心疾首!”
“……”
谣言传播极快,皆称三位阁老失德,忘却朝廷恩惠,竟敢欺骗陛下。
此举,彻彻底底欺君罔上!
早朝之上,诸位大臣听闻,皆眉头紧锁。
顿悟此事不同寻常!
三位阁老之名,久未于朝堂提及,其存在,似已被遗忘。
今日重现,竟是此番境况。
朝中众人,瞬时嗅到不寻常气息。
随即,朝会上,不少人向赵辰进言此事。
尤其国丈萧孔!
紧咬不放,慷慨陈词:
“陛下慈悲,许三位阁老颐养天年,谁料今日他们竟敢欺君罔上,藐视陛下旨意,若任其逍遥,陛下威严何存?我大景律法何在?因此,微臣斗胆请命,重惩三位阁老!”
萧孔的这番惊人请求,立时震动了整个王廷,惊得众臣瞠目结舌,内心震颤。
与此同时,他们也接收到一个信号,那就是,他们的龙皇陛下对三位圣贤心生不满!
否则,国师萧孔怎可能在此时挺身而出,言语如此激烈?
这显然就是在响应陛下之意。
旁人或许看不出端倪,但萧孔此人,身兼国师与智者双职,洞察人心之术,远胜群臣,整个王廷上,论谁能最懂赵辰之心,谁能最好地揣摩这位龙皇陛下的意图,那非这位国师莫属。
如今这位国师,如此强烈地责问三位圣贤,便足以说明,他们的龙皇陛下恐怕亦持有同样之见。
一时之间,众臣陷入迷茫。
毕竟面对的是三位圣贤啊。
虽三位圣贤已无实际权柄,久未在王廷露面,却依旧是德高望重的圣贤。
谁敢轻易触怒?
恐怕会遭致百姓唾弃!
然而转念一想,此时帝京正流传着种种传言,对三位圣贤皆为不利。
若让此流言再蔓延一些时日,再对他们发难,似乎更为妥当。
毕竟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即便再如何德高望重,也无法再展显威仪。
此刻,端坐于龙椅之上的赵辰,聆听萧孔之谏言,内心默默赞同。
无疑,国师是最懂得察言观色,深谙他心意之人。
外界那些诋毁三位圣贤的谣言,自然是他授意青龙,由其统领的十龙卫散播开来的,而在帝京内率先传播这些谣言的人,亦是由十龙卫布置。
这三个老家伙竟敢对他摆谱,冷眼相对,那么休怪他手段无情。
就让他们尝尝谣言的滋味!
看看这三个老家伙将如何应对?
当然了。
尽管此事出自他手,却不能承认。
表面文章仍需做足,于是即刻皱眉说道:
“孔爱卿,休要妄言!三位圣贤乃何等人物?乃我大景帝国之重臣元老,德高望重,地位尊崇,岂可随意议论?若再出此言,休怪朕命人对你加以责罚!”
萧孔内心暗自警惕,瞬间明了赵辰之意,随即急忙配合表演,道:
“陛下,微臣以卑微之躯,冒犯三位圣贤,确实罪无可恕,但这三位圣贤倚仗身份地位,公然蔑视王权,实在是亵渎陛下您的龙威呀!如若任其横行,陛下您的威严何存?朝廷秩序又将何在?传遍四方,恐怕天下人将嘲笑我大景帝国威严不复!”
赵辰内心再次默许。
然而表面上,眉头锁得更深,凝视萧孔,良久未语。
众臣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一时思绪纷飞。
很快!
新任吏部尚书杨怀昌出列,道:
“陛下,国师之言极是!三位圣贤德高望重,下官等辈确不敢轻易触犯,然陛下您乃一国之君,若三位圣贤恃其身份,行欺君罔上之举……这实在有悖礼法,有损陛下您的龙威呀!”
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大陆上,风云变幻之际,有人已将密谋的言辞倾泻而出,犹如魔法的咒语,弥漫在空气之中。
其余之人见状,亦不敢怠慢,若再袖手旁观,恐怕那股神秘的善意与荣耀,都将被他人窃取。
于是,众大臣纷纷上前,施展各自的魔法,请求赵辰下达神谕,以雷霆之力惩处三公!
赵辰俯瞰着满朝文武,几乎所有人都在恳求他,用神力制裁三公。
他心中默默赞许,从这一刻起,三公曾经拥有的权威,如晨雾般,在时间的长河中消散无踪。
他自编自导的这场戏,朝中的智者们并非愚钝,早已洞察一切,他们此刻的进谏,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们如此配合,是因为明白,三公的大势已去,再也无法东山再起,这片大陆,终究还是由他这位至高无上的帝王掌控。
赵辰随即开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