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星河山月 > 第40章 宫内风浪

第40章 宫内风浪(1/2)

    鱼恩在亭榭外看着这一幕,睚眦欲裂。

    他暗中运功,准备不顾一切地出手相救。

    杨召逐渐从癫狂中清醒,冷冷地吩咐道:“把人捞上来吧。”

    施庆忠急忙示意几个侍卫下水,将刘蕊从湖中救了上来。

    刘蕊被救上岸后,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身体瑟瑟发抖,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恐惧。

    她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脸上,眼中满是绝望。

    杨召看着狼狈不堪的刘蕊,语气冰冷地说道:“朕不想再见到你。”

    随即吩咐施庆忠道:“将她打入冷宫。”

    说完,他转身离去,不再多看刘蕊一眼。

    刘蕊听了杨召的话,心如死灰,甚至感觉不到寒冷和恐惧。

    刘蕊被打入冷宫,不过是长安皇宫中微不足道的一缕涟漪,而真正的惊涛骇浪,却是在不久后悄然而来。

    这日,杨召因沉溺于酒色之中,昼夜颠倒,时至正午,仍深陷于酣睡之中。

    又过去了大半个时辰,杨召终于从梦中悠悠转醒,传唤了等候在外多时的朱广业。

    朱广业是杨召的亲信内官,同时担任琉璃台四品监察使。

    他从太原落荒而逃,回到长安后,并没有受到处罚,如今更是执掌了琉璃台大权。

    这两年负责监察百官,近来更是肩负起缉拿与惩治欲图出逃官员的职责。

    在杨召还未见到朱广业的身影时,那急切而焦虑的呼喊声已先传入耳中:“陛下,大事不好了!有人密谋造反!”

    这一声呼喊如同冷水浇头,将睡眼惺忪的杨召瞬间唤醒。

    杨召定了定神,眉头紧锁,厉声质问:“何人胆敢造反?”

    朱广业跪倒在地,神色惶恐地禀报:“陛下,奴才今晨收到密报,东宫右率卫统领鼓动太子谋反。臣不敢擅作主张,特来请陛下定夺。”

    杨召听后,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怒喝道:“逆子!逆子!统统给我拿下,格杀勿论!””

    一旁侍候的内侍总管施庆忠见状,急忙上前劝解:“陛下息怒,请三思!太子毕竟是您的血脉相连的亲生儿子,况且这谋反之事乃是他人鼓动,太子本人的态度尚不明朗。”

    杨召听了这番话,这才稍稍平息了怒火,皱眉问道:“那个逆子对此有何反应?”

    朱广业如实禀报:“回陛下,太子并未立即应允,而是在犹豫之中。”

    杨召的怒气再次被点燃。

    他怒吼道:“犹豫?犹豫便是心怀不轨!朱广业,你速去将太子囚禁起来,并将那些鼓动太子谋反之人全部缉拿归案,抄家灭族!同时,全城立即实施戒严和宵禁,严禁任何人随意进出长安城!”

    朱广业领命而去,执行杨召的命令。

    然而,杨召的眼神中的凶狠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落寞。

    他独自坐在龙椅上,失魂落魄,仿佛整个世界都离他远去。

    过了许久,他喃喃自语道:“我贵为九五之尊,却落得如此境地。那些朝臣背叛我,我尚可理解,但如今连我的亲生儿子也要背叛我,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孤家寡人吗?”

    施庆忠见状,轻声安慰道:“陛下,是那些人心怀叵测,他们不配得到您的宽恕。请您保重龙体,不要为此气坏了身子。”

    杨召抬头看了看施庆忠,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随后微微一笑道:“还好有你们在我身边,还有我的那些美人们。去,将她们都请来,陪我到东苑去赏景游湖,散散心。”

    施庆忠连忙应声,立即派遣小内官前往各个宫殿传话,并着手准备一应用品。

    已是寒冬腊月,寒风凛冽,李烨坐在潼关前的中军大帐中,正专心审阅着罗灿送来的呈报。

    近日,绛郡的兵力通过罗灿的整编降军、招募新兵,以及太原方面新派的人马,已增至五万之众。

    罗灿鉴于当前的局势,决定派遣一万人马前来增援李烨。

    正当此时,徐陵步入了大帐。

    李烨起身,为徐陵倒上一杯热腾腾的茶,以驱散他的寒意。

    徐陵接过热茶,毫不客气地坐下,品尝了几口。

    待身体稍微暖和了些,他开口道:“三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左路军已经攻占上郡和冯翊郡,李裕率领大部正在京兆郡与郑收对峙。

    正在冯翊郡的第五伯逾决定休整之后,年后南下从西面进攻潼关。

    他请求咱们继续给予潼关压力,届时配合夹攻潼关。”

    李烨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哦?左路军的进展比我预想的要快一些。这第五伯逾用如此之短的时间攻占了冯翊郡,倒是一员战将。第二个消息呢?”

    徐陵慎重地回答道:“李弼的军队目前正在全力攻打洛阳东面的成皋关。”

    成皋关,又称汜水关、虎牢关、古崤关,是古京都洛阳东边门户。

    李烨的眉头紧锁,沉声道:“李弼此人野心勃勃,明知我们志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