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星河山月 > 第33章 城东决战

第33章 城东决战(1/2)

    大宁七年五月,李信在太原誓师,正式起兵。

    李信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苛捐杂锐,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李信尊奉前太子杨兴为帝,誓师起兵,意在挥师直指长安,拨乱反正。

    皇帝杨兴封李信为辅国大将军、尚书令,封李裕为左领军大都督,封李烨为右领军大都督,各置官属。

    檄文一经发布,一石激起千层浪。

    李信的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并州上下的全力支持,更激发了各地饱受苦难百姓的共鸣。他们纷纷响应,请求加入并州军,

    朔州将军第五伯逾和幽州将军罗灿宣布改弦易帜,拥护皇帝杨兴,听从辅国大将军李信调遣。

    此举也进一步加剧了北周各地对隋炀帝及其朝廷的仇恨,各地纷纷揭竿而起,以武力反抗暴政。

    而被李烨围困的蓟城内,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再加上城内粮草严重短缺,城中守军开始出现出逃的现象。

    这些逃兵有的选择南下避难,有的则直接选择了投降。这正是李烨所期待的局面。

    李烨利用这段时间,一方面招募新兵,扩充军力,另一方面整编降军,稳固自己的阵营。

    闲暇之余,他还会带领亲卫军直罗精骑前往蓟城外,耀武扬威,进一步施加心理压力。

    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蓟城内的守军已经出逃了近半数。

    终于,内外交困的右骁卫大将军周世武再也无法坐视不理。

    他派人送来了一封战书,约定三日后在蓟城东决一死战。

    李烨毅然应战,并召集潞城内的众将领分配任务。

    他环视帐下的大将们,缓缓开口道:“周世武已经下了战书,我也已经应战。三日后我们将在蓟城东一战定胜负。”

    众将领听到这个消息,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士气高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然而,韦二刀却显得有些不安,他的情绪变化被李烨敏锐地捕捉到了。

    李烨的指挥如行云流水,正式发布命令道:“独孤青石、张动二人留下五千精兵驻守,确保良乡城和昌平城的安全。随后,率领其余人马前往蓟城西、北两个方向的十里左右处安营扎寨。

    徐陵、阚直罗、韦二刀,你们三人率领五千人马留守潞城。

    秦离,你率领剩余人马前往蓟城东十里左右下寨,与独孤青石、张动形成呼应。”

    徐陵、阚直罗、秦离三人毫不犹豫地应声道:“喏!”

    而韦二刀则是应道:“多谢大都督!”

    他知道李烨的这个安排,既考虑到了大局,也顾及到了他的个人感受,这让他感激万分。

    李烨只是微微颔首,继续发布命令:“三日后,夏侯孟都、虒、薛俨、刑山、汤家宝,你们五人率领直罗三骑七千人马随我出战。

    这三日,你们务必养精蓄锐,整军备战。

    我要一战而胜,彻底击溃周世武的军队!”

    夏侯孟都五人气势如虹地应道:“喏!”

    随后,独孤青石、张动、秦离等人纷纷率领手下人马,按照李烨的命令,在蓟城外十里左右的地方安营扎寨。

    这三支人马的到来,给蓟城内的周世武的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乎崩溃。

    清晨,太阳缓缓升起。

    金色的阳光穿透了天边的云霞,洒在蓟城外。

    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墨绿一片,与蓝色的天空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阳光温暖,微风拂面,宁静而美好。

    随着蓟城东门缓缓打开,一队队士兵从蓟城迈步而出。

    稍显嘈杂和凌乱的脚步声夹杂着呼喝声,将这一切的美好被破坏殆尽。

    近万名蓟城守军在出城之后,各自将领的引领之下,开始排兵列阵。

    周世武也在一众亲信将领和两千骑兵的簇拥之下,来到了军阵最前方。

    而另外一边李烨率领着直罗三骑,如汹涌的洪流,缓缓地向前逼近。

    李烨手持河山枪,身着狻猊吞面黑光甲,胯下青骢龙驹缓步而行,威风凛凛。

    直罗蛮骑的步伐坚定而沉稳,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颤抖。他们身着重甲,手持锋利的马槊,面容冷酷而坚毅。

    每一匹战马都高大而威猛,披着厚重的铠甲,闪耀着冷冽的光芒。

    六千直罗轻骑,手持长枪,身背弓箭,列于直罗蛮骑的两侧和身后。

    整个场面,气势磅礴,仿佛有一股不可言喻的压迫感笼罩在蓟城守军之上。

    他们的逼近,宛如一场即将爆发的风暴,让人感受到那股无法抗拒的毁灭之力,使得蓟城守军们不禁心生胆寒与绝望。

    周世武目睹此景,一股深深的无力感瞬间充斥心间。

    即便是处于全盛时期的两三万幽州军,也难以与眼前这精锐骑兵匹敌,更何况如今他所率领的,仅是士气低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