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 第524章 曹操撤离

第524章 曹操撤离(1/2)

    闻言,关羽沉默了:

    知道颍川世家势大,但没想到这么大。

    不过几家倒戈而已,竟然兵不血刃地,就将半个颍川郡送到了他手上!

    然而陈群话音刚落,荀谌也补充道:

    “事成于密,败于泄。

    临颍之战,为保机密,除了我们几家中的人之外,并未有太多人知晓。

    但今日之后,便无需担忧此事。

    稍后,我等便传信给交好的世家,最多半月,颍川郡十之八九的城邑,传檄可定!”

    这时候,关羽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颍川世家。

    人才、人脉、实力、势力……要什么有什么。

    若是他一城一城去攻,不说半月能不能拿下,单说士卒损伤,以及后续城池治理,都是问题。

    可让这三人一说,他这个一军主将,反倒是没了用武之地!

    也是这时候,关羽理解了张与为什么早在太原的时候,就坚持抑制世家。

    关羽眸光微沉,但很快也将这想法抛到了脑后:

    现在天下都还没有打下来,就想怎么治理,实在是太早了些!

    况且。

    就算是要压制世家,也不是要打压贤才!

    关羽定了定神,面上不动声色,微微颔首:

    “若是如此,便最好不过!

    待来日平定颍川,功劳簿上,定有三位重重一笔!”

    闻言,陈群等人当即抱拳:

    “多谢关将军!”

    关羽抬手,示意三人不必多礼,而后又道:

    “文若与关某一同出生入死。

    三位既是文若举荐,关某自然是信得过!”

    说完,关羽又跟陈群、钟繇等人沟通了其余安排。

    经过一番商议,陈群暂任颍川太守之职,全权处理政务;

    钟繇从关羽手中领了三成士卒,率军往鄢陵城去,跟张辽互为犄角之势,防范曹操。

    而荀谌则是暂时留在关羽帐下,担任军师,兼任主簿。

    至于于禁,关羽一说出安置于禁的难处,陈群便直接道:

    “倒也不必夺去兵权与军职,于文则依旧可以做临颍守将。

    只不过……

    他麾下士卒所剩不多,加上临颍被水淹了,城外颍水河堤又决堤。

    他总得安排好临颍的事情,才能领兵出征。

    但这就几个月之后了,到那时候,曹操十有八九已经伏诛,于禁自然可以带兵出征。

    即便曹操不死,也坚持不了多久,于禁犯不上给曹操陪葬!”

    这是相对比较好的办法了。

    关羽方才在亭中独坐,脑中将今日之战来回想了三遍,虽然没有找到于禁什么破绽,但他总觉得于禁投降有些奇怪。

    这也是关羽不放心于禁的原因之一。

    但该商议的事情,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众人也就散了。

    接下来两日,关羽就带着众人在临颍休整。

    虽然没有动兵,但众人也没闲着。

    荀谌、钟繇、陈群等人的斥候一批接着一批的往外派去。

    连关羽在思索两日后,都提笔写了一封信,遣斥候送给了沮授和张辽。

    ……

    四月十七日。

    深夜。

    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地面,将一事一物都照耀得清清楚楚。

    雍丘城外的大帐中,正在浅眠的曹操被斥候吵醒。

    虽说这些日子,刘备屯兵韦城休整,并未发兵,但曹操却不敢放松片刻。

    刘备的大军如同一柄利剑架在他脑袋上,他岂敢掉以轻心。

    他殚精竭虑安排后撤事宜,颇为疲倦,但却睡得很轻。

    帐外一有动静,曹操立刻就醒了过来。

    只见他支着脑袋,揉着发疼的脑门,坐在榻边,不悦地问:

    “何事?!”

    “明公!临颍急报!”守帐亲卫沉声道。

    一听是临颍的战报,曹操当即皱眉,开口让斥候进来。

    于禁派来的斥候匆匆进帐,抱拳一礼后,急急出声:

    “明公!钟繇叛变,开城门引关羽大军入城,于将军命末将速来报信!”

    听见这话,曹操一言不发,但脑中却一抽一抽的疼:

    颍川世家果然叛变了!

    竟然就这么迫不及待!

    片刻后,按住脑袋的曹操,忍着痛楚,挥手让斥候下去休息,又命亲卫去传戏志才、满宠和袁涣前来中军大帐。

    待头疾稍稍转好,曹操身上已经冒出了些冷汗。

    他长出一口气,看着榻边挂着的舆图,低低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诚不欺我啊!”

    但曹操也知道,这就是世家本色。

    要怨,就只能怨他势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