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 第443章 密书

第443章 密书(1/2)

    黄盖如今已经不是水军副帅了,自然就没有随意调兵的权利。

    而先前的军令状,孙策不过是下令,让黄盖率军出战罢了。

    所以,陈到撤军之后,黄盖按理就应该率军回来了。

    可谁知道,黄盖不仅没有退回水寨,反而去了合肥,甚至夜袭了张与水寨,这就是明晃晃的违反军令了。

    无令调兵,乃是军中大忌。

    若是打赢了还好,勉强还能有个交代,兴许可以功过相抵,但偏偏黄盖又是败退回来的。

    也难怪黄盖没进大营,孙策的军令就传了出来。

    然而,孙策军令刚一落下,黄盖手下一名亲卫便面色大变,急声对传令的士卒道:

    “将军是因为查探出了敌军生出瘟疫,这才率军夜袭,乃是为了刺探敌情!

    少主岂能不明事实,便下军法?”

    虽说近日以来,将军的确是连战连败。

    但韩将军、蒋副将和周副将等人,不一样也没讨到什么好处?

    凭什么就因为那陈叔至几句话,就把将军的军职给贬了?

    要是真的论起来:

    今日将军还算是立了战功,怎么能问都没问就要挨罚?

    而且,若是较真,二十杖都可以打死人,更遑论六十?

    亲卫的声音落下,黄盖正想出言呵斥。

    但黄盖身后,刚刚下船的数千士卒中,也陆陆续续有人出言附和亲卫的话。

    要知道。

    瘟疫可是会传染的。

    就算是黄盖想顺势出苦肉计,也不可能干看着自己的士卒,毫无防备的跟可能患有疫病的敌军厮杀。

    万一染了疫病,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士卒开战前,就得到了黄盖提醒,知道他们是去试探敌军是否有疫病的。

    也正是因此。

    黄盖撤军,在不少士卒眼中,真的只是后撤,而不是败逃。

    加上黄盖为人清正,所以听到黄盖亲卫的话,几十名稍微冲动些的士卒也吵吵嚷嚷的,为黄盖抱不平。

    但绝大多数士卒,还是站在了一边观望。

    眼瞅着大军似有哗变之状,韩当及时出现,大声呵斥道:

    “都住口!

    这是军营,你们当是什么地方?谁准你们在这里吵嚷?!”

    韩当乃是是副帅,素有威严,声音落下后,前面的数十名士卒悻悻闭嘴。

    将众人面上的不服之色收入眼中。

    站在码头上的韩当,一手扶着大滚刀的刀柄,一手负于身后,威严训斥:

    “事出紧急?一日的时间,急到连回来报信的时间都没有?

    无令调兵,难道不是事实,有什么冤枉的?

    要是人人都拿事出紧急当借口,随意出兵,恣意妄为,那军法军纪何在?!

    枉你们还是我水师精锐,竟连军令如山都不知道了吗?!”

    话落,黄盖的亲卫幡然醒悟。

    说来也不奇怪。

    黄盖往日是庐江水军的领头羊之一,连带着身为主帅的孙策都敬三分。

    但这些日子,只因为营中些许流言蜚语,就丢了副帅的位置,连兵马调度权都没了。

    他们这些亲卫,也从令人羡慕到被人指指点点。

    所以,当黄盖确定敌军瘟疫的时候,他麾下的亲卫甚至比他还激动几分:

    这可是将军翻身的好机会啊!

    谁知他们一回来,等着他们的,不是奖而是罚。

    这亲卫冲动之下,就出言质疑了军令。

    现在冷静下来了,才觉出后怕。

    众人偃旗息鼓,垂目挨训。

    而韩当话还没说完,就听周瑜亲卫匆匆而来,传令道:

    “军令如山,不容违抗,但有求情辩驳者,同罪论处。”

    闻言,韩当也不客气,抢先一步将闹事的士卒全都按照军法处置了。

    而黄盖见此,也松了口气。

    他暗暗跟韩当交换了个眼神后,干脆利落的拱手认罪,直接进营挨罚去了。

    不多时,陷入昏迷的黄盖,被士卒急匆匆抬回营帐。

    鲜血淋漓的后背,将沿路都打上了血色标记。

    深夜。

    正是万籁俱寂的时候。

    黄盖的营帐内,孙策、周瑜、韩当三人齐齐聚在此处。

    此时的黄盖已经用完药,虽然还不能大动,但也已经清醒过来了。

    见到黄盖那裹着厚厚布带的脊背,周瑜深施一礼,动容道:

    “黄将军!”

    虽说是苦肉计,他也提前打了招呼,士卒不会真打。

    可六十杖真不是小数目。

    再怎么演,还是有十多杖是照实打的。

    而孙策也快速倚在黄盖榻前,垂目看着黄盖,沉声出言:

    “黄叔今日之苦心,侄儿铭记定不辜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