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 第415章 铁索连环

第415章 铁索连环(1/2)

    “子和之言,我岂能不懂?

    可孙策也抓住我方水军不强的弊端,隔三差五就带着大军从水路过来,在巢湖上与我们开战。

    水军将士们连防守都勉强,又如何能静下心来训练?”荀攸无奈叹气。

    巢湖乃是九江郡南侧的大湖,紧邻庐江郡。

    其北连淝水,南汇长江,湖面极其宽阔,最宽处有百里之遥,勾连的河道密密麻麻,数不胜数。

    就说孙策和周瑜固守的舒县。

    方圆十里内,就有三四条大河直通巢湖。

    也难怪孙策会在巢湖上发起攻击了!

    “因为巢湖乃是战场,所以荀先生将万余士卒调去后方芍陂,秘密训练。

    水军数量减少,防守便有压力,我与荀先生驻扎两地,也正是此故。”赵云也开口解释道。

    九江郡内有两个大湖,西侧大湖名为芍陂,南侧大湖就是巢湖。

    两者相隔一百五十里左右,主要由淝水连接。

    而合肥正好在淝水边上,且距离巢湖不过二三十里。

    荀攸和赵云以合肥为扎营地,又分别在淝水两侧驻军,一来是隔绝孙策从巢湖往芍陂去的路径,为水军训练争取时间;

    二来也是为了不让孙策将战场往北推进。

    毕竟北侧属上游。

    水战中,掌控河道上游,就先一步有了主动权。

    说白了,合肥就是咽喉要道,战略重地!

    闻言,张与也大概明白了如今的战场局势。

    虽说战事僵持,但赵云跟荀攸真的是尽力了。

    不说他们没有主场优势,对上的还是孙策和周瑜。

    单说士卒就是个大问题。

    当初夺九江郡的时候,对水军的需求还不是这么高,凭着陆战,勉强能攻下九江。

    但攻下合肥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们手上多是陆战士卒,真正能水上作战的,也只有关将军月前送来的一万士卒。

    俗话说,将军难打无兵之仗。

    打仗想要以少胜多,本就难度不小,何况还是用陆军对水军?

    见荀攸和赵云眼下都有些乌青,张与也知道两人近日甚耗心血。

    没等张与开口,张飞就疑惑发问:

    “那咱也不能一直防守,等着敌人来打啊!

    孙策再厉害,也得在水上才能占到便宜,子龙可试过从陆上出兵奇袭舒县?”

    张飞始终坚信:进攻才是最佳的防守!

    闻言,赵云神色有些尴尬,他点点头,低声道:

    “翼德所言,云亦试过。

    但大军行至半路,便被孙策斥候发现。

    他们从河道报信速度极快,云大军还未至舒县,孙策便已经出城迎战。

    加之河道上还有走舸灵活配合他们陆战,云只好撤军回来!”

    斥候在陆战中属于兵种,主要负责侦察、传信。

    而赵云此时说的斥候,虽然功能不变,但其实指的是一种快船。

    至于走舸,则是一种速度较快的轻型战船,主要是对敌军进行骚扰性作战,打灵活游击战。

    由于地形以及军备发展条件限制,这时候的水战,还是水陆联合作战。

    所以赵云才会说,有走舸配合孙策陆战。

    方才赵云和荀攸借助合肥与淝水对付孙策,拖延战局,也是一样的道理。

    得知赵云陆战失败,张飞也不再追问,只是略有忧心:

    “虽说扬州冬日河道不结冰,但天气还是转冷了。

    如果不能趁着这个冬季把庐江拿下,那等到明年春季,天气变暖的时候,我们的劣势就更明显了。”

    见张飞已经想到这层,张与欣慰的点头。

    这也是他为什么没等汝南定下来,就急匆匆来九江的原因。

    陈到虽然也担忧,但见张与丝毫不慌,立刻道:

    “子和,你是不是已经有办法了?”

    话落,众人纷纷看向了张与。

    只见张与得意一笑:

    “这水军一时半刻练不出来,倒是可以从别的地方想想办法,给周瑜孙策一个惊喜!”

    “什么地方啊?”陈到凑头过来,好奇地问。

    但张与却不急不慢的伸了个懒腰。

    而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他将陈到的脑袋推到了一边,卖起了关子:

    “回头你就知道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只见张与牵起诸葛亮,又招呼上马超,乐呵呵道:

    “天色不早了,我们今晚就在子龙这里休息,明天在忙活!”

    说完,张与就带着两人绕去了旁边赵云的营帐。

    见此,赵云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情绪明显也放松了些。

    “荀先生、翼德、叔至,你们也早些歇息!”

    ……

    次日清晨。

    吃完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