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31章 和亲的艺术

第531章 和亲的艺术(2/3)

韩王信好一番解释,匈奴单于挛鞮冒顿才勉强相信:汉人不是打算送个母阏氏过来,而是真的打算汉匈两家交好。

    正好冒顿也正在为擅然攻打汉人,且没能打赢而懊恼,生怕汉人会报复,不知道如何收拾局面。

    赶上汉人的老皇帝要联姻,自然也是从善如流,就此与汉家结为儿女亲家。

    事实上,汉匈双方之间的和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dou shi cu都是从遵从华夏习俗,即:联姻结亲,以修永好。

    汉家送过去的陪嫁也好,匈奴人返回来的回礼也罢,都是象征意义的:汉家送个位数的布匹、茶叶之类,匈奴人也回赠个位数的马匹、俊牛。

    那是真二八经门当户对的政治婚姻,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扶贫,亦或是美其名曰嫁女的赔款。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太宗皇帝年间。

    世人皆知,太宗皇帝仁以爱民,在位二十七年,便让原本一穷二白的汉家,初步显露出了盛世的雏形。

    但鲜少有人知:这一切,是拿一场拉锯战最终失败、一场保卫战被匈奴人打到皇城脚下,外加几乎无下限、无条件的和亲赔款,所换回的安定环境才得以达成。

    为了彻底贯彻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积蓄力量的总体战略方针,太宗皇帝对匈奴人愈发贪得无厌、愈发频发的侵扰活动,采取了最大限度的退让措施,以换取相对安宁的外部环境。

    也就是在这期间,汉匈和亲时,汉室一方的陪嫁,从原先个位数、象征新的物资,开始逐渐转变为海量的物资‘赔款’。

    这么做是对是错,不好说。

    至少从结果上来看,历史上的汉武大帝,最终能一雪前耻,北逐胡虏,离不开文景年间的无下限屈辱和亲,所换回来的文景之治。

    汉家无人不记得这段屈辱的和亲史,甚至即便到了两千多年后,华夏后世子孙仍对这段历史哀婉叹息,意不能平。

    而此番,匈奴单于军臣主动提出和亲,自然是让游牧之民下意识认为:游牧之民也要屈辱和亲了。

    而在军臣解释过后,游牧之民才反应过来:哦~

    是咱们游牧之民那种和亲啊~

    派个手段厉害的挛鞮氏贵女过去,然后去做汉人的‘母阏氏’,也就是所谓的皇太后?

    等以后,汉人的皇帝管匈奴单于叫外祖父,那汉匈两家还打什么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家之民对这一轰动性新闻的态度。

    ——对于军臣主动请求和亲嫁女,草原游牧之民是先怒后喜。

    而汉家之民,则是截然相反的:先喜后忧。

    和游牧之民一样,华夏民众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也是匈奴人要屈辱和亲了。

    汉家这么多年收到的屈辱,也终于轮到匈奴人来体验一下了。

    也不知道匈奴人会陪嫁什么?

    牛羊牧畜,还是战马······

    但很快,就开始有人反应过来:和亲,不是只有陪嫁物资的,也同样有一个嫁过来的女人作为和亲载体。

    这个女人,在过去是汉家的宗室女临时封公主,然后嫁去草原——说是为国捐躯也丝毫不为过。

    但匈奴人嫁过来的女人,却是要进汉家的未央宫,做天子刘荣的姬嫔的。

    哪怕是出于对匈奴人——对东亚怪物防现阶段唯二的大怪物之一的基本尊重,以及对匈奴人主动和亲示好的认可,这位从草原嫁来长安的匈奴挛鞮氏贵女,起码要给个夫人的位份。

    若汉家是重视礼教,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政权,那倒也罢了。

    偏偏自有汉以来,汉家历经七帝,除了开国之君高皇帝无需讨论外,居然只有二世孝惠皇帝,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汉三世’前少帝刘恭,四世后少帝刘弘,分别是孝惠皇帝的庶长子、庶四子。

    五世太宗皇帝刘恒,则是高皇帝的庶四子。

    先孝景皇帝刘启,严格意义上来讲,也是太宗皇帝的庶子——在先帝上面,太宗皇帝还另外有四个弟子,于诸吕之乱前夕集中暴毙。

    而今刘荣也,也同样是先孝景皇帝的庶长子。

    最让人无法不去联想的是:先帝年间,刘荣的生母、当朝栗太后的位份,刚好就是夫人!

    这就让冷静下来的汉家天下之民,有些坐不住了。

    ——真要嫁过来个挛鞮氏匈奴公主,做了汉家的某夫人;

    万一万一,再为刘荣诞下个庶子。

    万一万一万一,到了刘荣宫车晏驾之时,还就剩下这个外族血脉的串儿公子,可以勉强克承大统·······

    绝对不行!

    首先站出来的,是东宫窦老太后。

    过去这些年,尤其是随着汉家对外战争接连取得成果,窦老太后对刘荣的限制,可谓是愈发趋于不存在。

    基本上,只要刘荣不做出明显有损于宗庙、社稷,又或是祖宗遗德的事,亦或是没有照顾到窦老太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