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28章 又一岁秋

第528章 又一岁秋(2/3)

自家田亩相连的领居家田地,却是一眼就能大致估算出:大家伙确实都是大丰收。

    唯独老农的收获,少的着实有些诡异。

    带着最后的侥幸,老农将收割的粟全部称量,悬着的心也终于死了。

    二百石出头。

    距离关中的粮产平均线:每亩三石,足足少了近三分之一!

    老农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开始疯了似的否定这个现实。

    找官府报官,却被前来查探的差役,明确告知没有被人盗割的痕迹。

    怀疑量具,却被那冷脸税吏毫不留情面的骂了个狗也淋透,也当面看到邻居家、同乡家的米粮,量出来的数字都非常喜人。

    不等老农从呆愕中回过神,三十税一的税率下,自家七石的农税已经被税吏取走。

    口赋也被折算成了几石粮食,一并被取走,只给老农一家,留下了不到二百石粮食。

    再苦再难,日子也总得过下去。

    老农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将这二百来石的粮食带回家。

    家中,自己和老妻,外加两个幼子、三个还没出嫁的女人,总共七口人。

    虽然有心多留些,但家中那个被当作粮仓的偏房,最终却只塞下五十石粮食。

    老农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带着剩下的一百五十石粮食,找到了当地最仁义的粮商。

    不料那粮商却说:今年大丰收,粮食卖不上价,只能按照每石四十钱的价格收粮。

    老农想不通,今年怎么会是大丰收。

    至少老农完全没有感受到,今年是个大丰收。

    但老农没得选,更不敢往深处想,深怕自己被残酷的现实所打倒。

    一百五十石粮食,按照每石四十钱的价格,总共换到了六千钱。

    其中还有小半三铢荚钱,却已经是收粮的粮商中,给钱给的最公道、最厚道的了。

    带着钱回到家,老农强迫自己不去想,带着妻小猫冬。

    正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一家七口人,哪怕有五个是没长成的崽子,余下老农夫妻也不比青壮能吃,先前预留的五十石粮食,也依旧没能撑到冬去春来。

    当春天来临时,老农一家,已经欠了邻居二十石粮食。

    欠的粮得还,粮种也得买。

    秋天卖粮所得的六千钱,只被柴米油盐耗去了几百钱,剩下的都还在。

    而当老者满是忐忑的,带着这五千多钱走入城镇,来到粮铺外时,却是再也支撑不住,彻底跌坐在了地上。

    ——过去这个冬天,好几个粮商的粮仓都害了鼠疫,粮食全都被废了!

    去年丰收,当地出产的粮食,本就有相当一部分被卖去了外地。

    留在当地的部分,又有近半被废,粮食顿时紧缺起来。

    所以,开春时,粮价从去年秋收后的最高四十钱一石,暴涨到了最低七十钱一石,且限量供应,先到先得!

    老农茫然低下头,看着身上带着的钱袋。

    五千多钱,只能买回不到八十石粮食,其中还有二十石,要还领居的欠粮。

    过去这个冬天,一家人顿顿稀粥,尚且吃了七十石粮食。

    而现在,从开春一直到秋收,家里只剩下六十石粮食了。

    这还没算粮种,柴米油盐,以及粮食限量供应,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

    以及,家里那两个小子,在短短一个冬天便长了一截,本就饭量大曾,又度过了一个食不果腹的冬天······

    老农想哭,哭不出声。

    想怪什么人、什么事,却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怪谁。

    回到家,与老妻相对无言,很快,夫妻二人便默然抹起了泪。

    这一年,老农的三个女儿,有两个都被卖给了大户人家。

    一个运气好些,得了主家怜爱,嫁给了另外一个小奴,也算是组建了家庭。

    另外一个则是小小年纪,便于当年不明不白的死去。

    ——两个儿子,一个饿病交加而死,一个饿的太久伤了身子。

    不等秋收,老妻累倒卧榻,老农也愈发感到手脚无力。

    家中仅剩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女儿,在话都说不清楚的年纪,操持家中杂物。

    仅身一个骨瘦如柴,伤了身子的小儿子,强撑着下田帮助老农耕地。

    直到秋天。

    这一年的噩梦终于要结束了,老农一家终于看见希望的曙光,结果老妇却再也支撑不住,一命呜呼。

    秋收所得的粮食,都被用到了老妇的丧葬事宜。

    老农茫然坐在破落农院的门槛上,看着街道上行人往来匆匆,对身后,儿子愈发剧烈的咳嗽声,以及女儿愈发消瘦的身形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就那么发着呆,就那么琢磨着:到底,是谁错了呢······

    这样的噩梦,汉家的农人,几乎都做过。

    甚至有许多原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