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为两倍俸钱。
具体来说,食禄万石、实俸四千石的丞相,除了能拿到二千石的麦粉作为‘禄’,价值二千石粟的六万钱作为‘俸’,还能分别得到各十二万钱的‘赏’‘赐’。
六万的俸钱,十二万的赏钱,再加十二万的赐钱,这才有的总共三十万钱。
往下也一样。
到最低一级的百石,也同样是五十石麦粉作为‘禄’,价值五十石粟的一千五百钱作为‘俸’。
另外,还有三千钱的‘赏’,三千钱的‘赐’——加到一起,总共到手七千五百钱。
按照这个操作模式,官员们显然是能无比直观、清晰的明白:自己拿到的粮食,为什么会从粟变成麦粉;
自己拿到的钱,多出的部分是什么,谁发的、为什么要发。
也只有这样的操作模式,才能最大限度达成此番,刘荣自掏腰包给天下官员加薪的核心诉求。
这样一封明确自己意图,并戳破外朝‘险恶用心’的诏书被拿出,窦婴当即心下了然:当今刘荣,还真没那么好忽悠。
但出乎刘荣意料的是,在得知自己‘不好忽悠’后,窦婴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
准确的说,是以丞相窦婴为代表的外朝,即便是在计划暴露之后,也依旧没有选择放弃。
——软的不行,忽悠、偷袭不成,外朝开始打明牌了。
一开始,还有些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同刘荣说些‘陛下这样锋芒毕露不好’‘太宗皇帝从未标榜自己的功绩,却丝毫不影响天下人爱戴太宗皇帝’之类的话。
到最后,实在奈何不得刘荣,外朝更是开始耍赖了。
一副非暴力、不合作——陛下不同意我们的建议,那我们就不同意此番加薪的架势。
这么一闹,刘荣当即就乐了。
——嘿!
——当朕是被吓大的?
——还是以为朕,是被吓到汉家的天子之位上的?
被这么反复不断的当傻子忽悠,刘荣也不再给外朝留体面了。
直接就是一手釜底抽薪——好啊!
不加薪是吧?
不加就不加!
然后,刘荣便以个人名义,草拟了一道告示。
内容也很简单——便是告诉天下官员:朕本来想着给你们加薪,但朝堂内外反对的声音太大,朕实在拗不过,只好作罢。
仅仅只是草拟,并没有正式发布,外朝就跪了。
后来的一切,也变得出人意料的顺利。
只是又一番重大变动,长安朝堂,免不得又是一阵嘈杂和忙碌。
顺带着,一系列原本不存在,或者是存在,却并没有暴露的问题,也开始次序出现在刘荣的眼前。
但对于这越来越多、越来越麻烦的问题,刘荣却是干劲十足。
——封建王朝,从来都不怕问题暴露!
而是怕久不暴露,甚至不敢暴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