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在此同时——在你意识到原以为有五成胜算的决策,实际上只有两成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个随机变化,成功率足有六成,比你原计划的成功率还高!
怎么办?
答案依旧是:心无旁骛,把你误判为五成胜算,实际上胜算只有二成的决策,坚定不移的执行到底。
为什么?
因为那个成功率六成的方案,只会在你最初的筹备、决策阶段,才会有六成成功率。
一旦你最开始没有选择那个方案,成功就不再是六成了。
举个更好理解的例子。
你是个商人。
某一年,你判断当年下半年的市场,有五成的可能性奇缺袜子。
于是,你决定在上半年低价囤一批袜子,等市场出现紧缺的下半年,囤积居奇,高价卖出,狠狠转一笔。
结果你刚囤货,市场又传出消息:下半年,官方有高达八成的可能,对袜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一旦官方下场,袜子价格就会血崩。
这批袜子,是你以一块钱一双囤起来的,打算卖五块一双。
现在,市场出现了风声,袜子价格应声跌到了五毛。
你如果现在卖出,每双袜子都要亏五毛,总成本要搭进去一半。
如果不卖,等下半年,万一官方真下场了,袜子的价格可能会跌到一毛,你要搭进去九成的成本!
这种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以五毛的价格冒出手里囤的货,割一半的肉止损?
还是无视官方‘八成会下场调控’的可能性,硬挺着囤货,去赌那两成可能性?
答案是:挺着。
因为在你决定以一块钱的价格囤货,且市场出现官方下场调控的风声,袜子价格应声跌到五毛的时候,你就已经亏掉一半了。
接下来,就算你割肉止损,也不过是保下剩下的一半成本。
挺下去,如果真失败了,也不过是从每双袜子亏五毛,变成每双袜子亏九毛。
而一旦成功,没有市场调控,市场还真的袜子紧缺了,那你就是从原先的每双亏五毛,变成每双赚四块!
这种时候,你该想的不是:肯定亏五毛,和大概率亏九毛,怎么选。
而应该是:已经亏了五毛了,要不要再搭进去四毛,赌一个把亏的都赚回来,还另外多赚四块的20%可能性。
或许这个说,仍旧不够贴切。
——那就再加个条件。
——你按一块钱一双的价格,花一百万买回来一百万双袜子,这一百万,都是你借来的!
现在,市场上出现‘官方八成要下场’的风声,袜子价格跌到五毛,你已经亏了五十万。
如果你现在割肉,手里的一百万双袜子卖出去,也只能收回来五十万。
收回来的钱全还债,你也还剩五十万的外债,要以后拿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慢慢还。
可你如果咬牙撑住,有80%的可能,是袜子价格跌到一毛,你囤的货只能卖出十万块钱,你还了十万的债,还要剩九十万的债务。
但也依旧还有20%的可能性,袜子的价格会涨到五块,你非但能还清一百万的债务,还能另外赚到四百万的纯利润!
这么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种选择,是放弃,认下五十万的债务。
第二种选择,是以80%要承担九十万债务的代价,换取20%逆天改命,反亏为盈,额外赚取四百万利润的机会。
事实上,这个例子仍旧并不百分百贴切。
因为亏五十万也好,亏九十万也罢,哪怕工资只有三五千,也总有能还完的那一天。
天塌不了。
但军事决策所引发的后果,必然是死人!
不是死敌人,就是死战友!
一个本以为有五成胜算,实际只有两成胜算的错误决策,坚持贯彻下去,未必就不能把那只有两成的成功率拿到手。
但在错误决策已经作出后,再去转头,改成另外一个‘正确的决策’,却是百分百不可能成功的了。
因为决策对不对、成功率大不大,大多数士兵是看不出来、体会不到——至少是无法断定的。
只要强撑下去,军心士气就还维持得住,再渺小的可能性,也依旧是可能性。
可一旦决策调换,那再愚蠢、再迟钝的士兵,都会知道你先前的决策错了。
军心士气一散,那即便是九成九的可能,也难逃失败的结果。
所以,伊稚斜走了。
走的很坚决。
哪怕天生大雾,似乎给攻打高阙,制造了极有利于匈奴一方的客观条件,伊稚斜也依旧没有让已经开始偷偷出营,朝云中方向进发的军队掉转马头,回来再攻打高阙。
——朝令不得夕改,就是这个道理。
朝令要慎重,要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