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81章 不安

第481章 不安(2/3)

哪来的援军?

    接下来,先锋大军开打,之后不久就是南岸,程不识部会大军压境,直面高阙而来,双方合力发起总攻!

    至于这些掉队的将士——无论是在南岸时,自博望城到河岸间掉队的,还是昨日、昨夜在冰面上,在北岸掉队的,亦或是此刻,即将止步于距离高阙仅四里远处的这些将士们,都只能‘等’。

    如果,战事实在顺利的吓人,在夜半时分开打的高阙之战,于天亮或午时前后,就以汉家得以占据高阙作为结束的话,这些人,或许有救。

    可一旦战斗拖延到两日,这些人,就再也等不来援军了。

    ——因为此战,打下高阙并非是结束,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高阙为汉家所占据后,反应过来的匈奴幕南各部——尤其是南池的右贤王部,必然会对高阙发起一轮又一轮猛烈的攻势,以求将汉军将士重新赶下高阙,让高阙重新为匈奴所有。

    所以,在战事进展不顺的前提下,即便最终打下了高阙,郅都麾下的先锋大军,以及程不识随后跟上的中军主力,都很难分出人手和精力,自兴军路上寻找这些掉队的将士。

    如果高阙的情况不急切,或许能拍出百十兵卒,外加数百民夫找一找。

    可一旦高阙战事告警……

    “也不知博望侯所部,如今可否做好了渡河准备……”

    此战的关键,除了郅都所部先锋大军,需要发起足够突然性、足具破坏性的偷袭外,同样需要程不识的后续中军,在合适的时候跟上。

    而且时间是即不能早,也不能晚,必须恰到好处。

    ——若是早了,就有可能是郅都所部先锋还没开动,程不适部就被高阙内的匈奴守军发现行踪,从而使汉家此战之筹谋功亏一篑。

    若是晚了,则是郅都摔军死战高阙墙头,身后却迟迟等不来程不适的接应。

    这几日的潜行奔袭,郅都所部先锋大军的战斗力,以及将士们的身体状况,都已经很糟糕了。

    就连郅都自己,都已经有些感觉不到双脚小拇指的存在!

    换而言之:眼下,即便是这三万多还没掉队的先锋将士,也多半已经到了临界点。

    接下来,这些将士们或能挥剑厮杀小半个时辰,或能拳打脚踢、牙齿撕咬大半柱香。

    但毋庸置疑:所有人的体力,都已经濒临极限,唯一还能支撑他们的,便是此战功成的诱惑,以及神圣使命感。

    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开战过后,郅都所部先锋将士,则更有可能是:一鼓作气,再而竭。

    所以,在郅都麾下先锋将士,发起第一轮有效的攻击之后,程不适所部就必须在匈奴人反应过来,并组织起有效防线之前,奔袭而至,接替先锋军的进攻任务。

    换而言之,郅都麾下这三万余先锋,此战最大的作用,便是发动首轮偷袭。

    然后,就可以四散于高阙之内,竭力制造混乱,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

    ·

    ·

    高阙墙头。

    呼延当屠面色仍带着忧虑,眼皮更是肉眼可见的噗通噗通直跳。

    ——昨日,呼延当屠仔细核查了高阙内,数万匈奴守军的身体状况。

    虽然偶有不适者,但均不见瘟灾的预兆——多半是便秘,或染了风寒。

    再加上今日白昼,河面上的大雾基本散去,也让呼延当屠稍稍安心了些。

    至少不再担心,心底那股强烈的危机感,是源自于对岸的博望城了。

    可越是这样,呼延当屠心里就越慌乱、就越不安。

    因为恐惧,往往源自于未知。

    如果能在高阙内,发现任何一点不正常,比如某个部下想要作乱,又或是有瘟灾、食物短缺之类的问题,呼延当屠还会稍稍心安。

    因为心中的不安找到了源头,也就不用再恐惧更为可怕,且不知其为何物的事情了。

    但现在,什么问题都没找到。

    食物算不上充足,但也绝不缺,完全能等到下一批辎重送达。

    守军将士们的状态也还行——算不上多舒坦、多健康,但也仍旧没什么大问题。

    高阙外,薄薄一层雾飘在冰面上,使冰面、对岸,还有那座博望城的轮廓均若隐若现。

    虽然没有艳阳天那么让人心安,但也依旧让人生不出太多疑虑。

    “难道,是部族出了问题?”

    想法才刚在脑海中蹦出,呼延当屠当即便摇了摇头。

    呼延氏族,是匈奴四大氏族之一,世袭八庭柱之一的右大将一职。

    像这样的部族——如此强大、底蕴如此深厚的游牧部族,放眼整个草原,算上匈奴单于庭本部在内,也满共才五个。

    单于庭需要四大氏族作为自己的羽翼,所以不可能动这四个超大型部族。

    至于四大氏族彼此之间,也都是两两成对——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