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 第533章 魏延反叛

第533章 魏延反叛(2/3)

在大是大非面前很难服从魏延去叛变造反。即便寻常士卒也清楚,雷公车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简直是袁军的宝贝疙瘩。若是魏延要求这三千五人去烧毁雷公车,基本上所有人都会反对,甚至告密乃至直接同魏延的嫡系部队作战!

    魏延自然也十分清楚这个事情,于是他精心筹划一个局!

    魏延作为攻城部队的前方保护部队,霍峻和文聘的消息来源基本都是来自于他,于是魏延在攻城部队行至距离十三里坡还有五里地的时候,开启了他的计划。

    魏延要自己的嫡系部队佯装遭遇军情,并且在自己控制的五千士卒中谎称霍峻反叛,他们正要毁掉雷公车和攻城部队!

    于是魏延以救援攻城部队的名义率领五千士卒折返去攻霍峻!

    与此同时,魏延还派自己的嫡系士卒传讯给霍峻,告诉他有一伙冒充袁军的东吴军队潜伏进入前方的防御部队,目前正在往攻城部队的方向,要霍峻不要被他们的服装和旗号给蒙骗了!

    魏延这么做就是要霍峻的军队和自己五千部队中的那三千五百士卒混战!如此一来,魏延就可以率领自己的一千五百人嫡系部队偷袭雷公车!魏延早就把火油准备好,他不方便直接带着火油罐行军。因此他让嫡系部队随军带的粮草中,用很多布条浸湿了火油,之后装在车上。

    虽然火油被晒干了,但是还是一点火就燃烧!魏延偷袭雷公车时,只要自己的嫡系部队把这些布条扔到雷公车上,之后再点燃这些布条,就可以燃起熊熊大火!

    魏延计划放火之后,绝不恋战,要自己的部队立刻往十三里坡东吴的接应军队处撤退,之后急行军逃到江夏郡,即可高枕无忧了!

    袁尚再能打,没了雷公车,想攻下江夏坚城,也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魏延麾下的一个小校,则告诉魏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霍峻的军队和己方这三千五百人打起来之后,仍有三千力夫在雷公车周围。这些力夫怎么办?

    魏延告知小校,这些力夫都不足为惧,他们都是只知道出力的牛马,拿着微薄的粮饷,为了几百铜钱,玩什么命啊!?之前吕布在汝南追击袁军攻城部队,五百飞龙骑杀得这些力夫人仰马翻,死伤无数。魏延断定只要自己这精锐的一千五百人一番冲杀,肯定能杀散这些力夫,到时他们肯定是如同没头苍蝇一般的四处逃窜。届时只要放火雷公车就好。

    魏延制定好了计划,之后便在约定好的时间开启了反叛之旅!

    嫡系部队的人和魏延演双簧,称霍峻军队谋反叛变,黄月英夫人要求魏延率军平反!于是魏延指挥五千军队迅速返回,逼近攻城部队!

    而另一位魏延的嫡系心腹向霍峻传令,吴军有一伙身穿袁军服饰的军队潜伏进来,此时正在攻向攻城部队这边!魏延将军此时正在率军回防。

    霍峻闻言立刻摆开防御阵型,时刻准备提防吴军的偷袭!誓死保卫攻城部队和黄月英夫人的安全!

    魏延率军快到霍峻防线的时候,故意把军队分成两组,一组三千五百人去直接进攻霍峻的“叛军”!他自己的嫡系部队一千五百人则迂回进攻雷公车!

    果然魏延率领的三千五百人的军队喊杀冲天攻向霍峻的队伍,而霍峻的队伍看到这支军队穿着袁军服饰却喊杀着冲着自己来,认定他们是吴军的潜伏军队,于是率军迎战。

    霍峻甚至在看到魏延的军旗从侧面而过时都没有怀疑魏延,而是放他经过。并且霍峻还让自己的士兵传令魏延保护好雷公车与墨工坊匠人技师和力夫们。

    魏延窃喜,领命而去,率领一千五百人冲向雷公车方向!心中暗忖自己的计划就要实现了!他要袁尚知道,他要荆州的将领知道,他魏延有多么的厉害,没有提拔和重用自己,将会是怎样的后果!他魏延比只会守城的霍峻厉害百倍,他魏延也比那个水匪出身的甘宁要更强!

    于是乎魏延和他的嫡系部队,纷纷掏出提前准备好的火油浸过的布条,冲向雷公车。而面对三千力夫,他们压根没有放在眼里,魏延叫喊着“挡我者死”!后面的嫡系部队也是喊杀冲天,认为单单这股冲杀的气势就能让这些力夫们四散逃窜。毕竟他们不是军人,只是出来挣钱的体力劳夫。

    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这三千人的力夫组织成紧密的防御阵型,并且从后面的车上取下各种防具和兵器,煞有其事的形成了军阵!

    非但如此,这些力夫竟然都十分训练有素,竟然还会使用强力的弩机,而且更换箭矢的速度可以说是快如闪电!

    一时间在战场上,三千支箭矢如同黑云般飞射而来,划破天空,发出尖锐的呼啸声。魏延的军队被箭雨覆盖,士兵们纷纷倒下,惨叫声此起彼伏!他们很多人在死前都不相信这些当牛马的力夫竟然会把自己射杀!

    这些锋锐的箭矢穿透魏延军队的铁甲,射入士兵的身体,鲜血如泉涌般喷射而出。很明显这些箭矢都是精良的武器,应该配备在精锐部队手中!一百步之内有着立竿见影的破甲效果!奈何魏延的嫡系部队都是穿着厚重的铠甲,不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