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 > 第570章 混子出头成纪委

第570章 混子出头成纪委(1/2)

    第570章 混子出头成纪委

    兴平十五年六月,北宁关外辽军大败大乾守军,消息传出四方,建奴等四面之敌先后起兵,攻伐大乾!

    只可惜这一次大败不过是弱兵之计,勾的就是他们!四方兵马才压边线,北宁关外又传来战报!大乾泰山王阵前斩敌一十七将,辽军第一战神更是被一枪封喉,喋血沙场!

    随后趁势举兵杀出,退敌百里,大破辽军!

    从这一战开始,北宁关军便是反守为攻,二十五万大军出关,痛打落水狗!兵锋直指北辽国都!

    与此同时,山海关外的上杉虎亦是大败建奴大军,同样领兵出关随太上皇北征建奴王庭!

    早先一步启程的多九公率领三十万水师一路南下,直取安南!

    西线的邓婵玉领着象兵大军也时常重创佛国大军,只是没像北线的两路大军举兵反攻。

    总之,除川侯牵制的南诏外,其余四路大军捷报连连,势如破竹!神京城门口的信使亦是络绎不绝!

    朝堂之上同样是捷报连连,喜得兴平帝大腿都特娘的拍麻了!

    市井之中,这几日乌鸦的胸膛挺得比高同辉近日新纳的小妾胸脯还要挺。

    总之,除了敌人外,整个大乾都是一片喜气洋洋,比之过年还要过年!

    百姓们怎么也都没想到,如今大乾的实力竟然如此了得!五线开战不说难以招架苦苦支撑,竟特娘的捷报连连!

    “今年地里的收成好,也不见什么天灾人祸,将士们又屡建大功,可见咱大乾是要开盛世了!”

    “可不是,自打逍遥王破了西戎瘪三,咱大乾就一路的往好了去!”

    前是逍遥伯,后是大殿下,民间便传了逍遥王之名。

    “泰山王可是逍遥王的生死兄弟哩!打起仗来那叫一个狠!你们可不知道,先时太上皇他老人家原是要封西夏王的,还是人大殿下了得,递了折子进京,改号了泰山!泰山王什么人物?那可是阴曹地府里的阎王!就他北辽那些个骚狗艹的见了阎王还能不下跪?”

    “老伯有理,要我说这名儿就取得好!您瞧京里头还有一位叫判官的乌鸦大人,人也是真判官!逮着贪老爷特娘的黑毛渊使了劲儿的填!你们说说,可不是真判官是什么?”

    “莫说这些个埋汰话!咱们谈的是国事!俺们料定咱大乾又要多出几个省来了!老话说开疆扩土不世功,打的都是后代子孙的基业!西夏那地儿只要去了人的,都能有大片的地儿给你种庄稼,将来咱的子孙可是有福喽!”

    “唐太宗有凌烟阁,咱大乾可不能小家子气,也给它整出一个阁来!”

    “谁列第一?”

    “牛继宗。”

    “你小子,咋还鞭尸呢!”

    ......

    兴平十六年春。

    夏侯大破辽国国都,举国纳降!

    多九公兵压安南王都,接了纳降书。

    佛国败退,十年不敢东下!

    南诏惶惶终日,已有降意!

    太上皇马踏建奴王庭,血洗建奴王庭方圆七百里,迎回郧国公的兄长、大乾镇北将军冯真的遗骸!

    举国震动!!

    遗骸一路回京,沿途百姓自发相送路祭!及至神京城外十里,早已是人山人海!

    这是太上皇心中的一根刺!也是大乾百姓永远的痛!

    早已回了神京的贾珺头戴白巾,同着太子、冯家子弟扛着装殓着镇北将军遗骸的棺材从城门口一路扛往皇宫太和门,接百官祭奠!

    同日,郧国公含笑西归,兄弟二人合葬一处,兴平帝降下恩典,准其长子冯忠承袭国公一爵,五代而不降!

    数日后,夏侯、上杉虎、多九公、邓婵玉等一众将领于殿前听封。

    泰山王夏侯兼天下兵马大元帅!掌天下二百八十万大军!!

    上杉虎封北王,辖军五十万!

    多九公封海宁王,扩军八十万!

    邓婵玉侯爵再进,成了大乾第一尊女国公,辖军五十万,秣兵厉马,备战佛国!

    其余将领各有封赏,且不多提。

    同日,下朝后,夏侯、上杉虎等人毫不避讳,直奔新府,至夜方归。

    自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乾的军事力量除神京这一亩三分地外,尽都在贾珺的掌控之中!也间接的在天家的掌控之中!!

    到了这一地步,他当不当皇帝似乎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一朝,有三圣!

    当然,三圣的日子并不长久。

    ......

    兴平十六年秋,南诏纳降。

    太上皇除神武卫外,彻底放权,兴平帝独揽朝政,同着太子二人苦逼的大刀阔斧消化着战后的胜利果实!

    辽国一国分三省、建奴改名建宁行省、南诏行省、安南行省!

    原本的十六(西邙、西夏)行省经此一战,成了二十二个省!

    好在朝堂早有储备的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