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陈二爷不过是从战场局势做的决策,他认为一旦敌人援军到了,洄唐镇会彻底成为一片地狱。
现在他也不想后果了,决心背水一战,与洄唐镇共存亡。
“四虎兄弟,刚才我欠缺考虑,你说得对。
不能这样一走了之!
我和你家老爷子也是莫逆之交,相见恨晚,如今他为了掩护我们遇害,我们要报仇。
大家全力以赴,今天彻底消灭这些荷兰佬和土着,也给义军打出士气!”
陈二爷并不固执,他很通达,对罗四虎沉声说道。
罗四虎和罗老大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们对陈二爷没了隔阂……
可是,要如何打呢?
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荷兰人的实力不容小觑,如果正面交锋,义军战士武器相差悬殊,会处于劣势。
而且,荷兰军队还可能得到援军的支援,这无疑会给战局带来更大的变数。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陷入了沉思。
有人提议义军派人去找援军,在洄唐镇打持久战,但这并不太实际。
毕竟,敌人的动向随时可能改变,而无法保证能否找到附近义军队伍,敌人的援军确会到来……
另一些人则提出可以利用地形优势来进行防御,但这同样存在风险。
荷兰人几发炮弹就可以打破了防线工事,所以不可能去打持久战和阵地战。
看来只能智取,或者想办法靠近荷兰军队的战壕掩体,继续肉搏。
前提,要先打掉那门火炮。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从镇子后方跑了过来。
这个人面貌清秀,身材消瘦,跑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看长途跋涉,很是狼狈。
他走到罗兴安这些义军首领面前,挨个打个招呼,看样子他认识罗兴安和魏宏泰。
然后对着罗老大和罗四虎喊了声“大哥,四哥,爹没了……”
这个人就是罗老爷子的五儿子,那个有着工匠精神的纨绔子弟 。
他本来出去访友,月余未归,近日兴尽才回家。
快到洄唐镇时候,附近村镇的居民告诉他,洄唐镇已经被荷兰军队包围,战斗打了一天一夜,热火朝天,死伤惨重。
罗老五看见荷兰军队驻扎在镇子大路口,构建了工事掩体,人数众多。
他不敢从大路回来,就绕道镇子后面进入了镇子。
现在这些荷兰人聚集在一起,已经不再分兵包围洄唐镇,镇子后面已经没有了岗哨巡逻。
进了镇子,村民就告诉罗老五他父亲遇害的事情。
他悲愤欲绝,急忙来寻找哥哥,就看到了这些义军队伍正纷纷躲避炮弹……
几个义军首领,还有自己两个哥哥,也满脸焦虑的躲在掩体后面商议战情……
“四哥,父亲遇害了……”
罗老五掩不住悲声,哽咽着流下了眼泪 ……
平时,罗老五和他四哥感情最好。
罗四虎眼睛冒火的说道:“我们要想办法杀掉这些荷兰佬和土着!为父亲和死去的战士报仇!
你离开镇子吧,先出去躲避几天,这里你帮不上忙,我们马上要战斗!”
罗知道这个五弟手无缚鸡之力,只会点木匠手工奇巧的技艺,留在此地也是添乱。
罗老五的爱好和大明朝天启皇帝类似,他从小崇拜鲁班,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发明玩意,很爱动脑做手工,这在正常人眼里有点不务正业。
用山西省交城县令赵吉士评价朱由校的喜好:“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
这已经很高的评价。
明末笔记《酌中志》也记载,朱由校不但亲自参与了大内宫殿的建造,制作木器,家具、木偶、屏风也很精通。
他亲手制作过一个喷泉装置,还制作过一些木人偶,有男有女,神态惟妙惟肖,可见技艺精湛。即使放在现在,天启皇帝也能评为至少八级木匠,相当于高级知识分子。
所以朱由校也被称为木匠皇帝。
罗老五不是战士,不是皇帝,也不像个木匠,更不是知识分子,他像个现代的发明家。
不过罗老五有个很风雅的名字:罗慕班。
他族谱中间字应该取“义”,就是义军副司令罗义伯的同辈。他自己取了个字:慕班。
这名字也许是羡慕鲁班的意思……
罗四虎顾念兄弟之情,担心罗慕班的安危,才让其离开镇子出去避难。
罗慕班并没有转身躲避,心中已经决心参加义军的战斗,为父亲报仇。
可是,他确实手无缚鸡之力,真的帮不上忙……
罗慕班从地上死尸身边捡起一把刀,站在这些人身边,呆立不动,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时,罗兴安说道:“我们现在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