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骑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的忠勇侯卢江,又看了看站在众人簇拥下有恃无恐的中山王苏幕尘,再看了看官道之上一望无际的运粮车队;
一拍脑袋,顿时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哈哈哈!
只见户部尚书江啸一边哈哈大笑着,一边从八抬大轿上走下来。
边走边说道:“诶呀,王爷、侯爷,这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瞧我这个记性,都怪我,没有提前和王爷、侯爷通个气;”
江啸笑呵呵的来到二人身边,解释道:“侯爷,是这样的,这批粮食、下官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二十万石,这是中山王特意捐给朝廷用于平叛的军粮;”
说着,他转过头又对苏幕尘说道:“王爷,最近这自从晋王造反的消息被昭告天下,全国各地都多出来许多哄抬物价,囤积粮食物资的奸商;”
“这侯爷身为龙城内卫副指挥使,打击奸商和查处通敌、资敌,也是侯爷的分内职责;”
最后,江啸才看着两人说道:“想来,应该是侯爷在调查奸商哄抬物价一事,无意中把为朝廷筹集捐赠军粮的王爷给当成奸商查到了;”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啊!”
江啸再一次陪着笑脸,原本剑拔弩张的两人,也在他的说和下缓和了脸色。
忠勇侯卢江脸都气黑了,一摆手,道:“既然如此,那我们撤!”
说完,头也不回的带着数百龙城内卫扬长而去。
卢江前脚刚走,中山王后脚也急忙说道:“江大人,二十万石粮食全部都在这儿了,本王就把它交给江大人,还望江大人在皇上面前转达本王的敬意;”
“本王这边还有事,就先行告辞了!”
话音刚落,苏幕尘也顾不上愣在原地的江啸,直接转身就钻进了自己的十六抬大轿上匆忙离去,好像真有什么万分紧急之事。
最终,只留下丈二和尚的户部尚书江啸愣在原地,摸不着头脑。
是夜。
广陵郡,龙城内卫的衙署内。
忠勇侯卢江的脸上,根本没有了白天在城外吃瘪时的阴冷神情,取而代之的是胸有成竹和跃跃欲试的兴奋。
果不其然,下半夜的时候,麾下千户来报。
“启禀副使大人,中山王苏幕尘趁着夜色的掩护,出府去了!”
“哦?”
卢江眉毛一挑,自言自语道:“哼,苏幕尘啊苏幕尘,你这点雕虫小技也想瞒过本使?你以为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殊不知,实际上却是黄雀捕蝉螳螂在后!”
“姜,还是老的辣!”
说完,卢江大手一挥,厉声道:“传令下去,龙城内卫全部集结,立即开拔!”
“末将得令!”
......
子时时分,广陵郡城外的码头港口,数十艘中山王府苏家控制的远洋商船正在港口内整装待发,一袋袋粮食正被码头上的农夫以蚂蚁搬家的方式,不断往商船之上搬运,更有无数的马车在夜幕中前行,将粮食不断运到码头。
没错,这一批足足有三十万石的粮食,正是中山王苏幕尘假借为朝廷捐粮平叛的名义,从广陵郡周边的各地高价收购来的,准备趁着夜色装船连夜运往高句丽半岛。
随船运送的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大量的海盐(盐帮走私盐)和金银。
这些东西,都是中山王苏幕尘为高句丽的叛军筹措的粮饷物资,暗中资助妹夫陈龙象帮助外甥赵灵武复国,恢复大新王朝江山社稷。
让中山王苏幕尘去搞红衣大炮的炮弹和武器装备,那的确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但,对于祖上就是江南巨富、盐帮大佬的广陵郡苏家来说,弄几十万石粮食、海盐和资助些粮饷,那不过是易如反掌之事。
在中山王苏幕尘下定决心、要将中山王府的兴衰和高句丽半岛上复国的外甥赵灵武捆绑到一起之后;
这才短短数日,就为高句丽半岛上的叛军筹集了大量的粮饷物资,足以见得这苏幕尘在后勤辎重管理上,还是有颇为强大的手腕和资源的。
而且,这一切都还是在既要瞒着龙城内卫的眼线探子,又要疏通广陵郡和周边各地守军将领之间的关系之下;
若是没有这些阻碍,这苏幕尘的“战争后勤动员能力”,要远比他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强。
正因如此,那远在高句丽半岛的前朝妖后、中山王的胞妹苏婉儿,才会在说服晋王陈龙象举兵反唐之时,表现得如此的胸有成竹。
书归正传。
已是深夜,广陵郡城外的码头之上依然是热火朝天,三十万石粮食已经装船了一多半,再有两三个时辰,应该就能扬帆起航,直奔高句丽。
这广陵郡的航运极其发达,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随着邗沟的开凿,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让广陵港成为了中原王朝江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港口,是中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