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723章 东北部分问题

第723章 东北部分问题(1/2)

    “是。”赵肫赶紧应下。

    他是王三的外甥,宗室之一,但他这些年一直承担各地的经略工作。

    东北是大顺发展的核心,比西北和大漠优先级更高,王三将这里交给他,他也没让王三失望,除了因为今年回来述职之外,其他时间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发展。

    可以用井井有条来形容也不为过。

    就是细致了一些,所以发展还是慢。

    王三顿了顿后又说:“对关内旱涝严重区域发布招募令,对退伍老兵也发布招募令,东北还缺人,大顺各地的船厂已经落地,船坞也都准备好了,因为缺少大木供应缓慢,所以造船速度也提升不上来。

    东北的老林子也要随着耕地一起开发,所以需要海量伐木工,对东北伐木工每人每个月补贴再提高三成。

    凡是合约到期,最后愿意留在东北的,大顺替他们解决婚嫁的事宜。

    朝鲜、倭国女子,招募发往东北戍边汉子为妾,关内有意嫁东北者,本地免税和赏格。

    最后,拥有东北诸省户籍的人,百亩以内的耕地,全部按照一阶征税,三十年。”

    王三赏格发出来了,现场倒抽冷气的声音不少。

    眼神都是热切。

    关内因为地理环境和人口制约,人均耕地普遍在十亩以内,一户三四十亩,那都是大户。

    而现在大顺给东北的起税额居然是百亩。

    以大顺现在的机械能力,东北还真可能成为大顺北方的核心之一。

    一百亩地,配合水利、化肥,忙下来,东北一年的产出绝对供得起整个北方的生存和发展。

    恐怕这天下,唯有大顺,才能支撑得起这么大规模的投入。

    群臣都应下。

    然后散朝后,王三单独召见了赵肫。

    “陛下。”赵肫行礼。

    王三摆了摆手说:“自家人,见外作甚?”

    说完,他打量着赵肫,现在的赵肫吃出了一身膘,因为久居东北的缘故,身材也跟着东北人一样,一种粗犷的彪悍气息。

    毕竟东北寒冷,他作为一方军区的老大,吃得自然会好很多。

    “壮了。”王三含笑点了点头后又说,“听说这几年你添了六七个小子?”

    赵肫闻言干笑两声:“三舅,这事儿,咱也不想的。东北那边除了砍树、建房、种地、狩猎,就是生娃。我这儿算是少的,其他几个厉害的,能得到本地部族青睐的,娃儿生得更多。”

    “嗯,不错,多生点,十几二十年之后,本地人口翻几倍都是好的。”王三满意的颔首,“单独唤你来,主要为了一件事。”

    “?”赵肫疑惑的看着王三,不明白王三单独见他会有什么事情。

    “听说你在东北搞部族单独居住?”

    一听这话,赵肫额头冷汗就下来了。

    大顺对于边区的国策是大杂居,小聚居。

    要么所有人居住在一起,要么部落拆分,混杂在汉人居住区外围。

    每个部族之间,哪怕是能接触的,也必须是外族。

    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短时间拆掉各个族群,用主体人口优势压过本地人,最后形成同化。

    而赵肫这几年却没有这个搞,而是简单的拆分自治,然后就不管了。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成片成片的同族聚居区。

    其中以朝鲜、倭人为多,接着是索伦、女真以及蒙古人。

    他们并不是嵌套在汉人居住区,而是在他们的居住区内,汉人成了少民,这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

    本地已经出现了数个地区头头不满自治权力的份额,发动了叛乱,想要更多权利的事情发生。

    虽然被镇压下来了,但损失还是不小。

    “这些……主要是当初元明清的遗留。”赵肫赶紧解释道,“元朝的时候,东北就是行省+宣慰,明朝时更是以夷制夷。

    后来黄台吉建清的时候,对东北掠夺了一番,随后大量人口跟着进入朝鲜。

    但随着我们大顺主力打进朝鲜,这些人趁机跟着代善北逃。

    代善后金是在他们的支持之下建立的。

    代善为了让他们支持,是直接划分土地给他们部落使用。

    我接管外东北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他们的尾大不掉。

    但暂时还能压住,所以我想着缓和几年,然后从中下手。

    但……成功的寥寥无几,而且下手太快了,也引起了他们的警觉,所以……”

    “嗯,相关的报告朕也看了。”王三颔首,与他见到的大差不差,“多的朕就不说了,述职完,朕会给东北一系列的征兵待遇。

    然后藏羌兵也会迁徙过去随你安家落户。

    你去让本地的部族接受征兵,不愿意就灭了。

    然后拆分他们的居住区,不能让他们连成片。”

    “这么做,会不会搅乱东北局势?”

    “能多乱?东北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