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仓惶从远处官道飞驰而来,直奔西城门。
“让开,快让开!”
那人慌忙直喊,晃了晃手中的黄旗。
守城将士知道那骑是快马,是回京汇报,不敢阻拦,急忙让开。
进城门的百姓也急忙让开一条道。
看着那骑冲过城门、快速进入城中,大家都非常惊讶。
“是出了什么大事吗?”
“不会吧?”
“会不会捷报?”
守城门的将领望着那骑远去的背影,轻轻摇头。
“如果是捷报,远远就喊起来,恐怕.....”
那人叹息一声,没有继续说下去。
周围的人都已经明白了。
“打败仗了?”
“景王在河北,怎会打败仗?”
大家纷纷好奇地望着守城门的将领。
那将领没有说什么,不过旁边一个人却说了起来。
“早前李相不是率大军去河北抓景王吗?恐怕是被景王打败了吧。”
大家一听,立即想起早几天太学生请愿之事。
这么说来,景王和朝廷正式翻脸了?
飞鸟尽,良弓藏?
良弓被逼得拼死一搏?景王为了活下去被逼自卫了?
大家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很快,大家又担忧起来,战火会不会燃烧到了汴京?
一时间,进城和出城的百姓都加快了速度。
......
皇宫中,赵信听到李邦彦率军赶往虎牢关,他还以为能拖一段时间。
只要能拖住,等着西军和辽军、各地勤王兵马到来,他就能四面包围洛阳。
哪怕陆鸣在洛阳称帝,也只有死路一条。
“报!”
此时,门外突然传来响亮的声音。
赵信一听,心惊胆战。
最近他最怕听到这个声音,因为最近的坏消息实在太多了。
不过仔细想想,陆鸣此时应该还在孟津,还没有称帝,不会有什么坏消息传来。
他放下心来,让那人进来汇报。
那人匆匆进入大殿,不敢汇报,而是将信递给内侍,让内侍将信传递给赵信。
赵信觉得奇怪了,为什么不敢汇报。
“读!”
赵信立即下令。
那内侍刚拿到信,正想递给赵信呢,听赵信这么一说,只好当众宣读。
“李相率三万兵马去守虎牢关,陆鸣大胆包天,公然造反,派重兵伏击我军,我军.......”
那内侍读到这里,连忙咽了咽口水,偷偷看了一眼赵信。
赵信紧紧抓住龙椅的扶手,脸色惨白。
他已经猜到后面要说什么。
“读!继续读!”
赵信咬了咬牙,愤怒地喊道。
那内侍吓了一跳,继续读道:“我军全军覆没,李相被俘。贼军还没有停下,继续进攻我军在黄河边营地,二万将士全投降了。”
赵信不由闭上眼睛,暗暗长叹一声。
完了!
五万禁军就这样没了,京城还守得住?
很快,他想起了什么,急忙问道:“陆鸣的人不是在孟津吗?什么时候到虎牢关了?”
那内侍也不知道啊,只好望着汇报之人。
那人只好哭道:“陆鸣实在狡猾,全军大摇大摆在孟津渡河,实则早就派骑兵悄悄渡河到达虎牢关,等着我军到来!”
赵信一听,更加害怕了。
陆鸣用兵果然神出鬼没,我们还能守得住汴京?
想到汴京,赵信更是害怕了,急忙问道:“贼军攻到汴京没?”
“没有,敌军收编降军回虎牢关了。”那人回答。
赵信这才稍稍放心,立即下令京城关闭城门,准备守城。
同时,派人将白时中和张邦昌叫来商量如何应对。
白时中和张邦昌听到李邦彦兵败,心中也很担心。
陆鸣用兵如神,又拥有神武军这样的百胜之师,我们还怎么打?
“陛下,不如迁都吧?”张邦昌提议,“京城距离洛阳实在太近了,虎牢关又在陆鸣的控制之中,京城之西无险可守,挡不住陆鸣。”
“迁往何处?”赵信问道。
“江宁!”
张邦昌说完,又解释了一下。
“江宁远离中原,北面江淮之地水网密集,可挡陆鸣的骑兵。再加上江南之地未受陆鸣势力的渗透,当地将士和百姓对陆鸣没有太大好感,必定会支持我们。还有一点,可以为各地兵马勤王和辽人南下争取时间。”
白时中却有不同意见,说道:“京城城墙坚固都挡不住陆鸣,江宁就能挡住?陆鸣除了骑兵,还有步兵啊。江宁偏安一角,自古就不是大一统王朝的京城,我们去江宁岂不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