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五胡屠夫 > 第596章 吕光南征(四)

第596章 吕光南征(四)(1/2)

    当年曹魏伐蜀,十万大军被阻于剑阁,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的机会,率军自阴平沿景谷谷道向南而行,南出剑阁200多里地。

    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翻越700余里没有人烟的险域。

    那里山高谷深,道路艰险。邓艾大军来到马阁山,只见沟壑百丈,道路断绝,一时无法前进。

    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毡裹身滚下山坡,其它将士见后,也纷纷用毛毡裹身,一一滚下。

    由此,邓艾大军绕过剑阁,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成都平原之上,继而一鼓作气,直逼成都。

    蜀汉后主刘禅惊恐失措,心中无奈,于是只好派人送上皇帝印绶,前往邓艾军中请降。

    邓艾率军进入成都,蜀汉由此灭亡。

    此战,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剑走偏锋,奇兵挺进,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捣蜀都成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着名的奇袭战例。

    对此一事,吕光甚为了解,于是他决定仿效邓艾,拿下益州。

    金牛道,北起汉中,经广元而入川,越大小剑山,南至成都,全长600多里地,是由汉中通往蜀地最重要的一条道路。

    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想征服蜀国,但道路险阻,大军根本无法通行。

    于是,秦惠王心生一计,命人打造了五头石牛,谎称石牛能日粪千金。

    贪心的蜀王听说之后,心中高兴,于是命令五丁力士开修道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前来迎接五头石牛。

    可是,在道路修通之后,秦国送来的并不是能日粪千金的石牛,而是万千将士。

    秦国趁机派出大军消灭了蜀国,于是后来人把这条道路称为金牛道或石牛道。

    金牛道最难走的一段路在今广元境内,约有200多里地,其间沟壑纵横,绝壁断崖,蜿蜒崎岖,山重水复,最为难行。

    剑阁便屹立于此处。

    剑阁位于剑门山两山中断处,天开一线,两侧绝崖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故名为剑。

    两山又壁立千仞,相对而出,其状似门,故称“剑门”。

    当年诸葛亮北伐之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地,两侧大剑山的中断处壁高千仞,便在此垒石为关,取名剑阁,又称剑阁关。

    剑阁关北高南低,北侧近乎90度垂直,只能望天登石阶而上,极其险要,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

    也是从古至今,唯一没有被从正面攻破的关隘。

    杨安带领7000步骑直赴剑阁,晋军听说之后,惊讶失措,连忙派出将士向蜀王张育报告。

    而吕光则带领200名将士和10名技工沿着阴平谷道前行,在山谷之间来回蜿蜒,数日后,前方出现一道深渊,挡住了众人的去路。

    深渊沟深万仞,深不见底,两侧悬壁峭立,几乎直上直下,两壁相距百尺,根本无法逾越。

    吕光见后,命令200名将士休息,将背上的单弓床弩部件取下,而后命令10名技工开始组装。

    这架床弩就是吕光向呼延信借的,由于床弩宽大沉重,需要牛马拉运。

    而山道狭窄,高低起伏不定,牛马根本无法通行。

    所以,吕光令将士们将单弓床弩拆卸成部件,令将士们背于背上,待到达绝壁之后,再行组装。

    整整花费了六天的时间,单弓床弩组装完毕,安置在一处较高的平台之上。

    深渊的南侧较低于北侧,且生长了许多粗壮的树木。

    吕光令将士们将背上的绳索解下,系于弩箭的后端,如此弩箭射出,绳索便可跟随前进。

    一切准备就绪,只见一名技工手持大锤,大锤砸下,悬刀下行,牙随之向前,弩弦收缩,带动箭矢射出。

    “嗖——”

    弩箭射出,正中对面的一棵大树,弩箭强劲,直接击穿了树杆,弩箭牢牢地固定在大树的树杆之中。

    而后,将士们将绳索的这一端又牢牢地绑在了一棵大树之上。

    如此,在深渊之上,便架起了一道绳索桥梁。

    而后,吕光又令众将士们将单弓床弩拆卸成多个部件,再次背于背上。

    将士们个个手持两尺长的藤条,搭于绳索之上,而后用力向下滑行。

    “嗞溜——”

    将士们手执藤条,向下滑去,正好落到对面的绝壁之上。

    “嗞溜——”

    “嗞溜——”

    “嗞溜——”

    ……

    将士们逐一滑行,整整一天时间,200名将士和10名技工逐一滑过绳索,到达对面。

    而后众将士们在吕光的带领下,绕过一个大圈,向剑阁而去。

    十余日后,众人终于来到了剑阁。

    剑阁北高南低,北侧成90度垂直之状,而南侧则相对平缓。

    将士们原地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