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让你当县令,你开启商业革命? > 第302章 粮食中心转移

第302章 粮食中心转移(1/2)

    朱棣沉声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卖关子!两个一块说!”

    钟年耸了耸肩,“这不是怕你贪多嚼不烂嘛,先说来钱快的吧,最快最快的肯定是抄家咯。”

    “啊?不是你……你小子脑子被驴踢了吗?这也算招?”

    朱高炽猛地一拍额头,苦笑道:“还是算了,钟先生,你……”

    “哎呀你们别急啊,听我说完!我说的抄家,是抄士绅的家,江南富绅随便哪一家拿出来也有个几百万的存款。”

    “那也不行啊!就因为人家有钱就去抄人家的家,这样搞天下不反才怪呢!”朱棣骂道,“臭小子我告诉你,你可以说朕不是啥好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朕不是没脑子!”

    钟年摸了摸鼻子,“谁说是因为他们有钱了?若是他们抗旨在前,是不是就合理了呢?”

    朱棣怔了怔,旋即冷哼道:“你太小看这些富绅了,他们能屹立数百年上千年不倒是有原因的!你以为有钱人都是飞扬跋扈的吗?恰恰相反!这些人平日里一个个都跟孙子一样,想让他们抗旨,除非直接下旨杀他们!”

    钟年微微一笑,“那可未必,这样吧,我先跟你说说我的第二个法子,如何?慢是慢了点,但是一旦成功,你……算了你自己体会吧。”

    说罢,钟年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说辞,轻咳一声道:“两个月以前纪纲去福建调查出海贸易的事情,这个事你还记得吧?”

    朱棣脸色微微一变,没有回答,沉思半晌后问道:“你的意思是,重开市舶司?但这和抄富绅的家有什么关系?”

    钟年耸了耸肩,“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当然了,如果朝廷开海,其实对这些士绅还是比较有利的,因为朝廷禁海的时候,他们的走私行径也从来没断过,这点你应该很清楚。

    如果放开海禁,他们只会赚得更多,因为横竖能做得了这个买卖的只有他们和朝廷,百姓是做不了的,所以在没有引入新的竞争对手的前提下,扩大了贸易规模,他们只会歌颂皇上圣明,但……

    嘿嘿,你想一下,如果你把出海贸易的税收定为五成以上呢?”

    朱棣一愣,旋即喜上眉梢,笑骂道:“你小子还真他娘的是个天才!这一样一来,如果他们反抗,那朕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抄他们的家,如果他们不反抗,那朝廷也能多收一大笔税!无论怎么算,这笔买卖朝廷都是血赚!”

    一旁的小胖却是眉头紧皱,钟年瞥了他一眼,笑问道:“朱兄,你是在担心一但开海,江南富绅为追求丝绸贸易的利润,定然会大规模地改稻为桑,是也不是?”

    他这么一说,朱棣的面色也变得有些阴沉。

    小胖点了点头,“是啊,这江南自宋以来,就是天下粮仓,北方包括西南、东北等等地方有个什么天灾导致粮食减产,都是靠着江南的粮食救济,如果江南粮食本位地格局发生变动,一旦发生什么旱涝灾害,很可能动摇国本啊!”

    朱棣也道:“无论如何,其他的都好说。但江南的粮食绝不能动!”

    钟年打了个响指,道:“这个你们也不用担心,你们还记得红薯这东西吧?”

    朱高炽眼神微变,试探性地道:“这东西,可以代替水稻和小麦做粮食?”

    钟年点了点头,但很快又摇了摇头,旋即微微颔首,道:

    “差不多吧,但也不能只吃红薯,不过这红薯可以替换掉百姓三分之二的日常口粮,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也能吃饱,营养啥的也不会跟不上去……再说了,这年代,说那些也太奢侈。

    咳,最重要的是,红薯……包括土豆和玉米,这三样东西,对土壤的要求很小,甚至是北方一些未开垦的皇帝,只需要略作垦荒,也是可以种植的,并且这东西……产量极高!

    就以当今的技术来讲,土豆亩产可以达到差不多两千金,玉米亩产大概也有个千八百斤,重头戏是红薯!这东西如果种植在肥土上,亩产可达五千斤!当然那是个极限值,不太现实,但最少也有三千!”

    (ps:明朝一亩比后世一亩要少,而且技术条件也达不到,但又有个优势就是土壤污染小,所以综合来看,不会比后世低太多,但肯定是低。)

    朱棣都听傻了,“你……你na ?啊?不是,你说多少?三……三百还是三千啊?你不是嘴飘了吧?”

    这时候小麦的亩产也就在三百到五百斤,这什么红薯产三千?他疯了我疯了?

    钟年扶了扶额,“江宁县南郊就种有红薯,你自己去看啊,我犯得着在这事上骗你吗?我有那么闲?”

    朱棣撇了撇嘴,反问道:“那你的意思就是,任由那些富绅改稻为桑,然后拿剩下的都小部分耕地种植红薯来供应全国百姓?你别太天真了……”

    “好好好,你先闭麦哈,我没说完呢,首先,红薯等高产作物当然不可能完全替代水稻和小麦,这些该种还是得种,然后改稻为桑的是你也先别急,那个后面说。

    我的主要意思是,北方目前有大量未开垦或者开垦后常年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