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 第449章 考察团回乡

第449章 考察团回乡(1/2)

    一炷香(一个小时)的时间有大约两百辆马车跑过,按照这个进度,一天一条单线肯定超过四千车次,士绅们顿时心里有了一个底。

    然后士绅们又去参观了载人的铁路线,这种线路只能载人。

    士绅们专门包了两辆马车前往天津。这马车两匹马拉,有三个车厢,一辆马车能坐大约三十人。

    每个马车包车的价格是五两,人均不到两百文。对于普通百姓可能有点贵,但是对于士绅而言,很便宜了好吧。

    虽然一辆马车载了二十多人,但是速度可不慢。

    真正坐上了铁路上的马车,士绅们才发现这马车之妙,不仅速度快还特别的平稳,不像一般的马车颠簸得厉害。

    果然一个白天便到达天津,速度的确很快。

    士绅们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河间府到京师的距离,估计十个时辰就能到京师,要知道当初来得时候坐马车可是坐了四天,屁股都快被颠簸麻了。

    士绅们一下便知道了铁路的价值,的确是利国利民的重器,关键还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当然我河间府的考察天团,玩乐的时候肯定尽心玩乐,考察也要考察完整。

    在侯礼谢这个考察天团的团长带领下,一众士绅又去考察了一番西山到天津的煤炭专线。

    不可避免这段时间天津附近盐场需要的煤有点多,这是计划把未来三年的煤都要拉完,但是士绅们不知道啊。

    只见一辆接一辆的拉煤马车飞驰而过,短短一炷香时间士绅们便细数了一下超过三百辆拉煤的马车通过。

    又打听了一下,拉煤的是重车,每辆车的价格更贵,怪说不得拉煤的专线更加挣钱。

    士绅们只感觉这铁路不管怎么搞都能挣大钱。

    这时侯礼谢说道,

    “要是我们修一条西山到沧州的专线,那不得赚翻?”

    士绅们很是认同的点点头,只见有士绅说道,

    “现在这煤炭可值钱了,好像我们河间府也不少啊,我们是不是也开点煤矿。”

    这时又一个士绅说道,

    “这煤矿哪里有铁矿挣钱,你们想一下,这么多天我们碰到各地的考察团,都是来考察铁路的,这铁的需求量有好大你们可知道?”

    士绅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这时一个士绅突然惊叫出声,

    “完蛋了,当初林之番提议搞铁厂,我们都没有参与,这下钱不得都让林之番几人挣了吗,这如何能行?”

    侯礼谢淡淡一笑,

    “这还不简单,我们可是代表整个河间府的士绅,到时候给林之番一点压力,必须要让我们所有人入股,不然他这铁厂就开不起来。”

    果然一众士绅笑得很高兴,同时心里很火热,好像大把的钞票正在向自己招手,到时候挣了大钱搬到京师来住岂不快乐到飞。

    这时侯礼谢又说道,

    “诸位,时不待我,老夫看此次考察就这样结束,我们尽快赶回河间府开展我们的发财大计。”

    “不过临走之前,老夫觉得我们应该再去天上人间会所考察一下,老夫觉得如此能帮人强身健体,疏通经脉的按摩是不是应该引进我们河间府?”

    “再说公款考察,这种机会很难得啊。”

    一众士绅顿时笑得非常的开心。

    五天后一众士绅才恋恋不舍的踏上了回乡之旅,原本的五百两考察费,现在倒欠一万两。

    侯礼谢的声望彻底到达高峰,士绅们对其无不夸赞有加。

    一行人刚回到河间府,就听到了一则令人义愤填膺的消息,王德发这个狗东西居然趁着士绅们的考察团前去考察期间,联合一些商人居然率先修起了铁路。

    这个狗东西当初信誓旦旦的跑来反对修建铁路,好家伙趁着大家前去考察居然率先动了起来,这个王德发真是坏的冒油啊。

    还好王德发修的是河间府城到保定府城的铁路,没有动士绅的主要利益,士绅们看上的可是京师河间府沧州的铁路,不然王德发肯定是动不了工的。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过来,这铁路是大势所趋,是能挣大钱的,这商人可是无利不起早的。

    眼见王德发这个狗东西都动起来了,士绅们也不落后,当即达成了一致,铁厂全体参股,铁路马上开工。

    虽然有的士绅对于这考察费用超过一万两提出异议,不过很快便被淹没在其他士绅的言语中,只是简单的一句不要在意那么多细节。

    现在有大把挣钱的机会,而你只盯着这种小钱,是肤浅了不是?

    现在正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都说好日子还在后头。

    左良玉和他的家人亲信硬是赶在正月三十一日到达了京师。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左良玉凌迟处死,家人亲信全部授首。

    左良玉这是到死都没有搞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就说劫掠百姓,其他人也都这么干啊,自己无非就是出格了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