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 第555章 三国皇帝聚首

第555章 三国皇帝聚首(1/2)

    其余学子纷纷退下,只留下前十名学子。

    他们被人安排穿上了统一的状元服,那鲜艳的红色和金色交织的服饰,象征着荣耀与希望。

    随后,皇宫中摆起了盛大的国宴,以庆祝新帝登基和殿试的圆满结束。

    众位大臣跟学子们纷纷入座,整齐排列的桌椅一眼望不到尽头。

    同时,为首的几个位置也空了出来,因为今日不仅仅有大禹国本国之人,还有来自晋国与夏国两国的使节。

    内室的宣读声再次响起,夏国国王白逸轩携带礼物缓缓走进大殿。

    此时,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宫殿前的纱幔,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顺着台阶缓缓走近,他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繁华热闹、喜气洋洋的景象。

    望着那满目的红绸彩缎和璀璨华灯,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当年自己初登皇位后来到大禹国的时候。

    那时的大禹国,哪有如今这般的昌盛繁荣。

    从夏国这一路走来,他暗中观察,看到大禹国的街市人头攒动,百姓们欢声笑语,每个饶脸上都写满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憧憬。

    那热闹的集盛富足的民生,无一不在彰显着这个国家在短短几年内发生的翻覆地的变化。

    此次新皇登基,大胆摒弃陈规旧制,为贫苦学子开辟了上升的通道,让他们有了改变命阅机会。

    百姓们对新帝的拥戴和称赞声不绝于耳,那一浪高过一滥呼声仿佛化作一把重锤,一下又一下地砸在白逸轩的心上。

    他满心苦涩地暗自思忖:“为何朕就没有如茨远见卓识和果敢决心去推行这般利国利民的改革?

    为何在我的身边,就没有能为我筹谋规划、引领我开创如此盛世的能人志士?”

    嫉妒、懊悔、无奈如一条条毒蛇,在他的心底肆意缠绕。

    他望着端坐在龙椅上意气风发的新帝,心中涌起无尽的自惭形秽。

    大禹国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科举变革举措,如同重重阴霾,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压迫。

    白逸轩面见皇帝,强挤出一丝笑容,躬身一礼,双手奉上贺礼,眼中却难掩嫉妒之色,道:“祝贺大禹国新帝登基,祝禹国昌盛,繁荣昌盛。”这话虽违心,可他不得不。

    新帝从容淡定,微微仰头,目光中透着威严与自信,回他一句:“夏帝有心了,请一边落座。”

    紧接着,在内侍的宣读声中,晋国皇帝携着梦雅郡主缓缓走上大殿。

    这是晋国皇帝登基以来,首次踏入大禹国的宫殿。

    他的脸上满是崇敬与感激,步伐沉稳而庄重。

    回想过往,若不是大禹国的慷慨相助,晋国百姓或许仍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大禹国不仅无私地传授作物种植之法,让晋国的土地结出累累硕果,还悉心指导改进当地工艺,促进贸易往来。

    两国通商之后,晋国的物产得以流通,百姓们不再为粮食发愁,生活日益富足。

    大禹国从未以强凌弱,强迫晋国成为附属国,而是以平等之姿,以姻亲之系,真心帮扶。

    正因如此,晋国皇帝对大禹国的情感,除了感恩,便是深深的敬仰。

    此刻,晋国皇帝面见新帝,躬身一礼,双手虔诚地献上礼物。

    新帝高坐龙椅,目光平静地看着晋国皇帝。

    在他心中,晋国虽为邻国,但他坚信终有一日会成为大禹国领土的一部分。

    然而,老皇帝当初拒绝了晋国成为附属国,这一决策新帝也曾有过思量。

    而如今,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有真心将晋国视为自己国家的一部分,两国才能携手共荣。

    想起顾铭曾经的进言,新帝心中感慨万千。

    顾铭,与其强行将晋国化为己有,不如和平共处,这般对两国百姓和国家皆有益处。

    晋国新帝的妹妹玉衡公主嫁与了定王殿下,定王在大禹国地位尊崇,不可撼动。

    正因如此,晋国和大禹国只能友好相待。

    新帝深知其中利害,也决定遵循顾明之言。

    此刻,看着晋国皇帝躬身献礼,新帝毫不犹豫地起身相扶,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愿与晋国平等相处的决心,更是向众人表明,他要将这份友好延续下去,为两国开创一个和平繁荣的未来。

    新帝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让大禹国在自己的治理下,与晋国共同走向昌盛,成为这片大陆上最强大的存在。

    这一幕,在白逸轩的眼中格外刺眼。

    他们大夏国与大禹国也曾有姻亲,可如今二皇子因逼宫惨死于皇宫,二皇子妃琼华处境凄惨,连门都出不得。

    这般不堪的姻亲关系,让他提都不敢提,心里像堵了块巨石,难受至极。

    他的谋算终究还是落空了!

    新帝毫不犹豫地起身相扶,他脸上带着真诚亲切的笑容,双手稳稳地握住晋国皇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