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的末路 > 第1175章 还没开打围剿部队就被瓦解。

第1175章 还没开打围剿部队就被瓦解。(1/2)

    ..........。

    太平天国三路大军压向包村,这是侍王李世贤第五次围剿包村的开始。

    “”凭他三路来,我只一路去“”

    包村后山指挥所内,白头军统帅包立身对着他手下四旗将领说道。

    平太平军三路来,我只一路去,这是包丽珍制定的作战方案。

    包立身采取的作战策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主动出击。

    太平军是兵分三路,三路之间相隔几十里,联系肯定不顺畅,通信肯定会有延迟。

    所以包立身集合四旗兵力攻其一路,只要击败了一路人马,在调过头进攻另一路,以此类推。

    他这种操作有点像两百年前满清的祖先的努尔哈赤打得萨尔浒之战。

    当时的明军是兵分四路围剿努尔哈赤,结果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进行各个击破,取得了重大胜利。

    包立身采取的就是努尔哈赤的这个策略。

    现在来说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是下策。

    如果第一部分包村的白头军主动出击作战失败之后,白头军立刻撤回村里,村中百姓立即撤往后山。

    白头军凭借村中庞大的复杂地形,将太平军诱入村中,围追堵截,分而化之,再进行逐个击破。

    毕竟第四次围剿包村,太平军不小心闯入包村,结果上千人死无葬身之地。

    包立身通过第四次围剿证明,这个作战方案是有用的。

    三路太平军并没有结合在一起,而是从各地直接奔向包村,三路人马通信只能通过探子来回奔跑,进行通信,传话,所以队伍肯定有先后。

    .......

    1862年,5月2号。

    宁波首王范汝增,戴王黄呈忠他们的这路人马已到达诸暨县城一百多里外,三万人的队伍走在荒芜的田野上稀稀拉拉的拉了十几里长。

    队伍加把劲再过几天就可以到达包村。

    可突然,空旷的田野上一匹快马飞奔而来,这是一名传令兵,他逢人便问:

    “”首王可在?“”

    “”戴王可在?“”

    “”看到没有“”

    行军的队伍有人知道,于是回答:

    “”好像在前面,你去前面看看“”

    这名传令兵于是又匆忙的往前赶去.......

    传令兵在行军的队伍中疯狂寻找,问了好多人,最终在正在行军路边的一个破房子内,找到了首王范汝增以及其他几名将领。

    当时破房子里有,首王范汝增, 戴王黄呈忠,梯王练业坤等几名将领,大家围在一张满是灰尘的桌子上,看着一张模糊的包村地图,正在深入研究。

    传令兵进来,禀明来意之后,立刻从怀中掏出一封报,交给首王范汝增。

    这名传令兵是忠王李秀成在苏州派过来的。

    忠王李秀成按道理说是不管浙江这边的事儿,浙江这边的事儿全权由是王李世贤负责。

    忠王李秀成一般不会轻易插手。

    可忠王李秀成在苏州直接派人送信,肯定有紧急事情。

    范汝增赶紧接过这封报,扫视了一周,脸色一沉

    “”不好.......“”

    “”忠王说,青妖在上海有大的动静,好像在调兵遣将,估计有大动作,但是具体会打哪儿?不得而知“”

    “”忠王估计会是宁波,所以叫我们赶快回宁波防范“”

    ........。

    当时忠王李秀成在集中兵力准备再次攻打上海。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所以忠王李秀成在上海附近布下了严密的情报网,派了无数个探子混入上海刺探军情。

    结果探子在上海这一查看,发现满清朝廷在上海调兵,调军火,调军舰,肯定是有大动作。

    清妖在上海的动作很快传到了忠王李秀成的耳中。

    忠王李秀成赶紧在他的忠王府和幕僚们分析上海的情况。

    “”清妖在上海调兵想干嘛?“”

    得出大家分析出来的结果是,青妖应该是冲着宁波去的。

    毕竟宁波是太平天国唯一的出海口,太平天国可以通过宁波的出海口,不仅可以与国外进行贸易,还可以通过出海口去打任何地方。

    比如说南下打广州,北上打天津,从天津登陆,再打北京。

    当然,打北京这事儿显得很遥远,但是也保不准太平天国不会这么干呀

    几年前太平天国北伐,不是差点打到北京的吗?

    所以万事皆有可能。

    “”忠王叫我们回宁波,那包村这边怎么办?,我们再过几天就到包村了“”

    ........

    戴王黄呈忠说道。

    他们宁波三王,他们三王的大哥其实是首王范汝增,其余的两个王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