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的末路 > 第1131 对于苏州屠杀各方的反应!

第1131 对于苏州屠杀各方的反应!(1/2)

    ..........

    当时五万两银子可是一笔巨款,一笔天大的巨款。

    赫德当即写信给戈登,把李鸿章愿意出钱五万两银子给戈登,作为和解条件。

    戈登一看是赫德给他写信,有些受宠若惊,平时想联系他都难如登天,如今赫德先生主动联系自己,戈登能不高兴吗?

    而且毕竟自己的洋枪,洋炮都要从赫德手中批准才能进口。

    可兴奋过头的戈登 很快冷静下来,他又想了想:

    “”我可是常胜军的队长,赫德找我调解,他一说调解,我就立马答应,那我岂不是太没面子了?“”

    “”而且还会被世人误解,我巴结他“”

    于是戈登也在回信中,对赫德说:

    “”与李鸿章调解,我是看在霍德先生你的面子,才同意谈判“”

    “”李鸿章花钱和解是可以,但是五万两银子太少,最少要十万两,我才同意调解“”

    ..........。

    赫德只是作为一个中间调解人,他收了李鸿章的五千两银子,也只是负责传递双方的消息。

    赫德又将消息给了李鸿章。

    可能是李鸿章在苏州搞了不少银子,发了笔小财,所以最终双方讨价还价,李鸿章出七万两白银,送给常胜军。

    其中有一万两,归戈登本人。

    而且李鸿章还要向朝廷给戈登请功,让朝廷下旨,给戈登继续升官。

    戈登拿了好处,气也消了,最终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两人就此和解........。

    和解之后,李鸿章才敢回苏州,回到苏州之后,李鸿章献上七万两银子交给戈登。

    戈登照单全收,李鸿章抢来的钱不要白不要。

    而且朝廷的旨意也很快到来,同治皇帝封戈登为江苏总兵(虚职),赏赐黄马褂,赐提督品级章服。

    当然,除此之外朝廷赏赐的戈登各种礼品,以及白银一万两,来感谢这位洋伙伴,并鼓励他继续为朝廷办事。

    可戈登只接受了朝廷的奖章以及黄马褂,对于朝廷赏赐的礼品以及白银,他还是如数退回了朝廷。

    并向朝廷说明:

    “”我没有脸接受这些赏赐,所以如数退回“”

    .........。

    洋人来中国无非是为了搞钱,可戈登为什么要将朝廷赏赐的白银和礼品退回呢?

    这不是打自己的脸?

    原来戈登这个洋人精明无比,他有自己的小心思,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让他声誉大损。

    戈登作为担保人,结果没有保住一条人命。

    所以戈登在太平天国众将的心中,以及朝廷各个文官武将的心中,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戈登为了显示自己崇尚骑士精神,为了显示自己无法接受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以及表示对杀降事件的不满和抗议,表明自己与这个屠杀事件划清界限的态度。

    戈登拒绝了朝廷的赏赐,来挽回自己的名声。

    .........

    李鸿章苏州杀降的事情太过恶劣,当时各国的反应态度十分强烈。

    在上海的外国领事官员联合声明,谴责李鸿章杀降,而且扬言不再帮助满清朝廷镇压太平天国。

    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的外国记者也大肆在国外宣扬,李鸿章的屠杀行径,他们称这是人类最残酷的一场屠杀之一,行为不可原谅,

    当时,李鸿章苏州杀降引起了公愤,那朝廷是怎么样对待李鸿章的呢?

    李鸿章拿下苏州,可以说在朝廷的眼里是一个大功臣,赞赏他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罚李鸿章呢?

    这个时候的朝廷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国外的舆论压力太大,朝廷还是给李鸿章下旨:

    “”对待太平长毛尽量采取恩威并施,日后行事谨慎,切不可让苏州事件再重蹈覆辙“”

    ........

    朝廷暗示李鸿章,日后对待苏州这样的事儿尽量不要做得太过,要努力的保持与外国友人的关系,千万别影响“”借师助剿“”的大局。

    后来李鸿章在上海开了一个国外记者招待会,就重避轻的讲述了这次苏州事件。

    谎称苏州那些人是诈降,城内的士兵造反,自己逼不得已才采取的手段。

    ..........。

    有人批判李鸿章,也有人赞赏李鸿章。

    这个站上的人就是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

    曾国藩得知李鸿章在苏州杀得人头滚滚,他去公开夸奖李鸿章:

    “”此闻近事,唯李少荃在苏州杀降王八人最快意“”。

    .......

    从曾国藩说的这句话来看,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一路人,喜欢嗜杀,残暴,冷血。

    记得若干年之后,李鸿章去德国考察,李鸿章在德国铁血宰相卑斯麦的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