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大逃杀 > 第339章 襄阳大会②刘禅和相父

第339章 襄阳大会②刘禅和相父(1/2)

    刘备的言下之意众人都懂,他需要个健康的身体,来支撑过这几年最重要的时间。

    用两三年的时间平定天下,再花个几年时间巩固一番,然后交到刘禅的手中。

    至于这位储君的质量如何,一众文武都不会主动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个刘备阵营内,默认没人会聊起的话题。

    川中几个大儒,教了好几年的时间,对内说是世子天性淳朴,若是说人话,那就是实在不堪造就。

    这个时空甘夫人活得久,作为亲子的刘禅,在生活等方面受到了更多的照拂,性格什么多少比原来要好上一点,但也就这样了。

    刘备心里很纠结,他不想问这个问题,他怕得到不好的回复。

    但为了季汉的三兴,他必须要问,如果陈慎的回答让他绝望,即便拼着动摇国本,也要更换储君之位。

    他没有事先告诉任何人,他想听的就是真话,不带丝毫其他情感的,客观的真话。

    二世之君,可以是平庸之主,但绝对不能是个昏君!这是他刘备的底线。

    对了,刘备纵览三国演义之后,第一时间让人回成都打听,宫内是否有黄皓这个人,结果还年轻着的小黄宦官,某个夜晚忽然落水而亡。

    “沐道,说说后人对公嗣的看法吧,唯独这个问题,我希望你平心而论,据实而答。”

    众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刘备这句话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

    陈慎站起身,拱手道:“主公,诸位,自始皇帝起,至封建制度终结,华夏共有四百九十几位帝王。”

    “一统寰宇的大一统王朝也好,偏安一隅的割据王朝也罢,将这近五百位帝王做个排位,我认为,世子差不多能在中游偏下的位置。”

    刘备只觉得心中的大石头瞬间落了地,诸葛亮等人内心也是安定了不少,这件事谁都没有插嘴的权利,但他们真的不希望发生更换世子的事发生。

    中游偏下,那离昏君还远得很,刘备表示可以接受。

    陈慎接着说道:“我说的只是他身边,没有贤臣,同时也没有奸佞的情况下。”

    “身边的臣子是平凡又普通的,那么他就是个平庸至极的皇帝,排在中游偏下。”

    “世子此人,在后世议论颇多,最为典型的论调便是,若是给他一个能臣,如诸葛军师这般的千古贤相,他无条件的信任,如此一来,他的历史地位,便可直入前五十。”

    “反之同理,若是没有贤相在侧,而是奸佞环伺,那后果也不堪设想。”

    这是后世对于刘禅最客观的说法了,有贤臣他就是明君,有佞臣他就是昏君,少有如此纯粹的皇帝。

    听到此言,刘备眼睛一亮,他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原来还能这样的吗?

    诸葛亮在一边笑道:“沐道,此事切勿开玩笑,我可当不起如此名声。”

    陈慎拱手道:“军师,我不会拿这事儿开玩笑,就拿书中来说,世子的表现其实还是不错的,直到有能力的忠心臣子都死完后,那就没办法了。”

    “诸位难道不觉得,作为一个皇帝来说,知人善用才是他最基本的素质吗?”

    众人皆是沉默,刘禅前期靠着诸葛亮代练,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董允等人也还撑得住,直到贤相都死完了,出师表人才也用完了,之后就没得谈了。

    庞统好奇道:“主公,沐道,我问个好奇的事儿,世子如此,都能排进中游,竟有如此之多的帝王,真的如此不堪吗?”

    陈慎点头:“昏君这个东西,一种是纯种的玩物丧志,但并没有对国家造成很大的破坏,这一类,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海昏侯为例。”

    “另一种就是纯种的昏君了,比如汉成帝,汉灵帝。”

    其实要在大汉找到几个昏君的例子,那还真是不容易,陈慎思来想去,这三位可以算是典范。

    当然,后边的两位,要是和广神,朱祁镇,赵佶相比,那他们还差一点段位。

    众人顿时露出了了然的神色,海昏侯可是鼎鼎有名了,据说27天就干出了大几百件昏庸的事儿。

    至于汉成帝和汉灵帝,只能说是如雷贯耳,毕竟灵帝就在他们眼前不久呢。

    郑桥也笑道:“主公,诸位军师,你们或许不知道,两汉的明君数量,其实是历朝历代最多的。”

    这点真不是吹的,西汉自从高祖刘邦起,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宣帝刘询,都是一等一的明君。

    然后东汉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也都是一时猛男。

    陈慎点头:“后世基本公认,能稳进前十的,便有高祖,武帝,光武三人。”

    “文帝,宣帝两人,也都是坐十五望前十的有力竞争者。”

    “剩下几位,前三十同样不成问题。”

    两汉这个皇帝的质量,李渊赵匡胤朱元璋表示实名羡慕。

    刘禅的问题解决了,两汉的皇帝们又如此的给力,刘备此时只觉得心情大好。

    听闻陈慎称诸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