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战国帝业 > 第718章 张良

第718章 张良(1/3)

    家宴结束以后,上官文君返回房里。

    她刚把房门关上,一转身就发现有个人已经等候多时。

    那人听到房门的动静,也站起身从黑暗中走出,借着幽暗的烛火,上官文君看清了这人的长相,那是一张绝美的面容,可这个人却并不是个女人,而是一个男人。

    “子房?”上官文君看到是张良,这才松了一口气。

    张良行礼一拜,道:“老师。”

    上官文君询问张良,晚上怎么不跟她去参加宴会,张良依旧是说身体不适,上官文君当然知道他的心思,出言安慰了几句。

    这时张良突然说:“老师,我觉得你不应该把阿玉带走。”

    “嗯?”

    “阿玉如果一辈子生活在您和太后的庇护下,那永远都不会长大的。锻炼一个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放在军队,让他接受战火的淬炼,只有让他跟在唐王身边,真正经过战火的洗礼,他才能长大。”

    张良这一番话说的很认真,上官文君也不禁沉思起来。

    自己一直将田玉当做孩子,可却也忽略了,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摧残的。

    无论是自己还是太后,终有一天都会老死,那时的田玉又该何去何从呢?

    上官文君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留下田玉,让他跟在父亲身边锻炼。

    第二天,上官文君起的很早,她一个人踏上了返回邯郸的道路,她没有带走公子玉,也没有带走张良,她决定让这两个孩子待在田秀身边,用一种更好的方式让他们成长。

    田秀把田玉安排在了章邯麾下,章邯想让他做个将军,田秀却坚持要他从小卒做起。

    小卒是非常辛苦的,每天要训练,吃的也不是太好,才几天时间,田玉的手上就磨出了很多水泡,他实在受不了了。

    一天夜里,田玉背着包袱悄悄溜出军营,他想回邯郸,他想去找阿母。

    他刚走出去没几步就撞见了张良。

    张良似乎是专门在这里等他。

    看到张良,田玉顿时非常心虚,他的脸红的发烫。

    张良站在原地静静的看着他:“田玉,如果你就这样回到邯郸,你可以继续生活在太后的庇护下,但你这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大的出息了,逃兵,胆小鬼,懦夫这些称号会伴随你一生。”

    田玉狡辩说:“我才不是逃兵,更不是胆小鬼和懦夫。”

    张良冷笑说:“悄悄从军营中溜走,不是逃兵又是什么呢?连一点点苦头都吃不了,还想要做大将军?”

    一向雄辩的公子玉被张良说的哑口无言,再也无力狡辩了。

    张良拍着他的肩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是唐王的儿子,只要愿意吃苦,终有一天能当上大将军。”

    田玉听了张良的话后,也是下定了决心。从那晚以后,他每天刻苦训练,与士卒同吃同睡,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这种变化让田秀欣慰不已。

    一个人肯于吃苦,早晚会飞黄腾达,当然了,前提得是有一个当唐王的爹。

    不然你看跟田玉一起训练的那些士卒,大家吃的苦明明一样多,他们怎么没有得到提拔呢?

    晚上,张良找到了田秀。

    “唐王,你把部队都集结在下邳,是准备要让他们打仗吗?”

    “说的不错,你猜猜,我们这次要打谁?”

    田秀想考一考张良,这位可是武庙十哲之一,跟乐毅、韩信并列的狠人。

    张良说道:“大王把部队集结在下邳,只能是攻打楚国,不过有一点我非常奇怪。”

    “哦?”

    “按道理来说攻打楚国,最好是从陈蔡南下,从陈蔡在可以直击楚国的都城,大王选择从下邳出兵,这是舍近求远。”

    张良说到这里便不再说了,而是用双锐利的眼睛盯着田秀。

    田秀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子房觉得,寡人是想做什么呢?”

    唐王,这是想考我?

    张良沉思了片刻后,说道:“大王也是善兵之人,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您把部队集结在下邳,一定不是为了进攻,而是防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楚国要攻打淮北,对吗?”

    田秀缓缓点了点头,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狠人从小就牛逼,现在看来这句话果然不错。张良年纪轻轻,就能看出赵国的作战意图,其前途不可限量。

    张良却严肃的说:“大王,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您把部队集结在下邳,这样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能瞒得过楚国吗?”

    张良一句话,让田秀不禁一怔。

    楚国大规模调兵瞒不过赵国,同样的赵国这样大规模调兵,也不可能瞒过楚国。

    也就是说项燕很可能已经知道田秀在淮北布置重兵的消息了。

    “子房多虑了,楚国那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