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战国帝业 > 第713章 三家联合

第713章 三家联合(2/3)



    范增道:“少将军,大将军忧心昭氏和屈氏,可又不敢贸然出兵解决他们,害怕他们会像景氏那样直接反叛,所以觉得棘手,对吗?”

    项梁点头:“我正是这个意思。”

    范增笑道:“大将军多虑了,其实昭氏和屈氏非常好解决。”

    “哦?”项梁怀疑的看着范增。

    范增接着说道:“昭氏、屈氏虽割据地方,但只要大将军不对他们过多逼迫,他们是不会像景氏那样公然的反叛的。”

    项梁对这话非常怀疑,昭氏、屈氏都已经逃到地方去割据了,虽然他们没有像景驹那样自立为王,但从楚王的角度来看,他们事实上就已经是反贼了。

    这一点昭氏、屈氏全都心知肚明,他们又怎么可能不会反叛?

    范增解释道:“昭氏、屈氏虽然都逃去地方割据,但他们本质上只是想自保。景氏就不一样了,景驹逃亡到上蔡,明摆着就是想要接受赵国的援助。昭氏、屈氏如果也都做好了反叛的准备,为什么不跟着去上蔡呢?”

    项梁听了这话以后觉得十分有理,连连点头。

    范增又继续说道:“大将军对待昭氏和屈氏,要温和一些,不要逼迫他们,只要大将军不逼迫,他们绝不会反叛。反之,他们就只能打出反旗,以便争取赵国支持。”

    项梁说道:“请先生把话说明白些。”

    范增道:“大将军可以派人去郢城和黔中,向昭平以及屈颂晓以利害,并且恢复他们的官爵,取消他们叛贼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对抗赵国。”

    项梁迟疑道:“可是,他们能答应吗?”

    范增点头道:“只要大将军和楚王的态度够诚恳,他们就一定会答应。道理很简单,赵国已经扶持了景驹,不太可能再扶持他们,他们就算投靠赵国也得不到更多。大将军可以上书给楚王,封昭平为邓侯许他镇守鄢郢,然后再派人去黔中封屈颂为黔侯,表明大将军的诚意。如此一来昭、屈两家一定会与大将军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赵国”

    “先生果然是神人!”项梁对着范增竖起大拇指。

    范增这一手实在是高明,主动册封昭平、屈颂,就等于给他们割据地方的行为找到了一层合法的程序,昭平、屈颂也会明白项燕在向他们示好,这样一来昭氏、屈氏都能跟项氏紧密联合。

    项梁立即把范增的计策告知了项燕,项燕听后非常惊喜,他对项梁说:“这位范增先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今后你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随后,项燕进宫上书楚王,建议册封昭平和屈颂二人为侯,楚王准之。

    于是,楚王的诏书从寿春发出分别送往鄢郢和黔中。

    楚王的册封诏书发出的同时,消息也被田秀获知。

    田秀听说楚王要册封昭平和屈颂的消息后,立即叫来了李斯、韩非、田继业等人前来商议。

    李斯看完这则消息以后,嘶了一声,道:“项燕身边有高人啊!”

    田秀点了点头,看着李斯说道:“李斯,屈氏和昭氏一旦接受了楚王的册封,肯定会重新和项燕站到一起,这样我们就没办法进一步分裂楚国了,你说寡人该怎么办呢?”

    李斯眉头紧皱,想着对策。

    韩非说道:“丞相,我看昭氏、屈氏也未必会接受项燕的册封吧?他们之前打的你死我活,会轻易接受项燕的册封吗?”

    李斯摇了摇头,说道:“这册封背后诚意十足,昭氏、屈氏为求自保,极有可能答应。咱们若想阻止,需想他法。”

    田秀急切道:“那快说说,有何办法?”

    李斯沉思片刻,道:“可暗中派人前往鄢郢和黔中,离间昭氏、屈氏与项燕。就说项燕此举不过是权宜之计,待楚国局势稳定,定会清算他们。同时,向他们承诺赵国的支持,让他们继续保持独立。”

    韩非点头称是:“丞相此计可行。只要昭氏、屈氏心生疑虑,就不会轻易接受册封。”

    田秀当即下令,安排心腹之人秘密前往两地进行游说。

    郢城曾长期作为楚国的都城,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曾经的郢城商业繁华,人口稠密,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城。

    但随着几十年前的鄢郢之战,经过战火的蹂躏以后,郢城早已变得残垣断壁,如今的郢城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废墟,只有城西一小块地方,有部分百姓居住。

    楚国为了恢复郢城,在城西修建了一小段城墙,昭平此时就站在这段城墙上眺望远方。

    昭华来到昭平身边,欲言又止。

    昭平轻叹了一声,带着昭华下去。

    俩人从城墙上下去后,昭平才开口道:“出什么事情了?”

    昭华道:“赵国那边有使者来了。”

    “哦?”昭平眉毛一挑,道:“带我去!”

    回到自己的府邸,昭平见到了赵国的使者,使者将一封田秀的亲笔信递给昭平,并把目前的形势说了一下。

    昭平听后没有表态只是让人送使者下去休息,使者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