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战国帝业 > 第712章 赵楚大战

第712章 赵楚大战(2/3)


    陈余说道:“公子的知遇之恩,你不报了吗?”

    张耳看着陈余,认真地说:“公子之恩我铭记于心,但唐王所言不虚,魏国百姓在赵国统治下生活更好。若为报公子之恩而不顾百姓死活,那便不是仁义之举。我不能因私恩而逆天下大势。”

    陈余听后,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他说:“你说得也有道理,只是我实在难以放下心中执念。”

    张耳说道:“既然如此,你我今后就分道扬镳,先生保重!”

    宫中。

    李斯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拱手道:“大王,听说您把张耳和陈余放走了?”

    田秀点头。

    李斯责备道:“大王,您怎么能放这两个人离开?这两个人都是信陵君的门客,在魏国有很强的威望,您把他们放走,他们以后还会反对您甚至继续来杀您!”

    田秀却说道:“李斯,你觉得寡人和赵襄子比如何?”

    李斯怔了怔,回答道:“大王胜其十倍。”

    田秀点点头,又说:“昔日赵襄子杀死智伯,豫让受过智伯的恩惠,赵襄子感念其忠诚,三次放走豫让。赵襄子尚且能有这样的胸襟,寡人胜其十倍,如果连这点胸襟都没有,又如何能够治理天下呢?”

    李斯赞道:“唐王仁义。”

    很快,田秀义释张耳陈余的事情就传开了,天下人闻之皆称赞唐王胸襟宽广。

    魏国许多对赵国怀有敌意的人,都因此改变了对赵国的看法,赵国对魏国乃至齐国燕国的统治也更加稳固。

    另一边,陈地。

    尉缭刚到陈城还没来得及南下,就听说了三家被项燕打败,景驹逃亡到上蔡的消息。

    此时,手下人都建议原地设防等待唐王的指示。

    尉缭却当机立断的率领赵军南下赶往上蔡援助景驹,这让尉缭的部下都捏了把冷汗,没有经过唐王的同意,就擅自援助景驹,万一因此引爆了和楚国的全面战争,他们这些人恐怕都难逃干系。

    而且景驹万一不想接受他们援助,赵军说不定还要和景驹打一场,唐王可没有命令让他们和景驹开战。

    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忐忑不已。

    尉缭安慰大家说:“楚国的局势已经非常急迫,我们必须当机立断赶到上蔡援助景驹,如果我们再次等候唐王的旨意,景驹很可能被项燕消灭,那时大家就悔之晚矣了。”

    手下说:“景驹如果不接受我们的援助呢?”

    尉缭呵呵一笑,道:“景驹既然逃亡到上蔡,就是已经做好了接受我们援助的准备,除了我们,已经没有人能帮助他了。”

    这是确实如同尉缭所料,景驹到了上蔡后,刚准备派人到赵国去联络,就听说尉缭已经率兵来到。

    景驹大喜,立即吩咐人打开城门,亲自出城相迎。

    尉缭率军入城之后没多久,田秀的诏令就到了。

    宣读完唐王的诏令以后,在场之人无不佩服尉缭的先见之明。

    尉缭则是在接受完田秀的诏令后,立即去见了景驹。

    两人见面后,尉缭直接告诉了景驹田秀的诏令:“景驹将军,唐王已经发来诏令,要我全力援助将军对抗项燕,今后我军会常驻上蔡,将军不必担忧项氏迫害了。”

    景驹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唐王仁义,有贵军帮助,本将可以无忧了。”

    这时尉缭又说道:“只是将军,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尉缭说道:“您割据上蔡,又直接接受我们赵国的援助,项燕手上有楚王,他很有可能把您宣布为叛军,到时候楚国上下都会把将军视作叛逆,将军虽然有唐王支持,恐怕也难以在楚国立足。”

    景驹听了这话以后非常恐惧,急忙向尉缭请教对策。

    尉缭暗喜,把提前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景驹听到田秀想扶持他做楚王,不禁陷入犹豫。

    景氏在楚国也有几百年的根基了,如果说景氏真的老老实实只想给楚王打工,这话景驹自己都不信,毕竟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但是景驹如果真的在田秀的扶持下成为楚王,那就等同于和真正的楚王决裂。

    景氏今后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只能跟赵国一条路走到黑。

    景驹当然不想跟赵国一条路走到黑,可是如果不答应田秀的要求,赵国很可能会断绝对景氏的援助。

    一旦失去赵国的援助,项燕立马就会攻打上蔡,到时自己必然是死路一条……

    左右是个死,倒不如跟着赵国拼一拼,说不定景氏真能统领楚国。

    “好,这件事情本将答应了!”景驹做出了决定。

    尉缭大喜:“痛快!将军,不!大王,请您放心,在您继位之后,赵国,唐国,秦国,卫国会在第一时间承认您楚王的身份。”

    景驹知道这话不假,整个长江以北基本都被田秀控制,只要田秀带头承认他的身份,其他四国都会跟着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