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战国帝业 > 第707章 魏国之亡

第707章 魏国之亡(1/3)

    大梁。

    荥口失守的消息传到大梁之后,魏王立即召来姚贾与晋克商议出兵夺回荥口。

    晋克明确表示,自己无力出兵荥口。

    魏王大怒,晋克则解释说大梁的兵力不足,根本没有余力支援荥口,如果硬要支援的话,就连大梁的防务都会动摇。

    姚贾听了以后非常生气,斥责晋克说:“荥口一失,赵军必掘开渡口水淹大梁,到时大梁还能守得住吗?”

    面对姚贾的指责,晋克一下就忍不了了:“姚相,你一个劲的人要我出兵荥口,赵军趁势夺城怎么办?你一个文人,三番两次的妨碍军务,你不是喜欢指挥吗?那好。”

    晋克看向魏王,拱手说:“请大王即刻免去臣的职务,让姚相接替臣卫戍大梁。”

    魏王没想到晋克会突然要辞职,这大梁的防务一直都是晋克负责的,若这个时候把他罢免了让姚贾接手城防,军心恐怕会浮动。

    自古以来临阵换将就是大忌。

    而且姚贾已经是魏国的丞相,要是再兼任了大将军的职务,魏王晚上还真有点睡不好觉。

    所以无论如何是不能让晋克辞职的。

    想着,魏王安抚道:“将军莫要动怒,丞相也不要发火,有什么事情咱们商量着来。”

    姚贾急道:“大王,说话就要开春了,开了春,河水就会解冻,到时候赵军挖开河水,大梁立马就要玩完。”

    魏王听了以后也是皱起眉头,大梁的城防坚固无比,偏偏就是怕水。

    赵军真的挖开渡口的话,大梁只怕真的就完了。

    可是晋克坚决不同意去救援荥口,寡人该怎么办呢?

    魏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先返回后宫想想。

    但一直想了两天,魏王也没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这个时候曾经担任过魏国丞相,已经八十岁高龄的段干子来了。

    段干子听说了魏国的困境,特意来为魏王出谋划策。

    魏王听说段干子来向自己献计,也是马上热情的接待了对方。

    礼毕,魏王看着段干子说道:“老相国,听说您来是有良策助我魏国渡此大难?”

    “正是。”

    魏王增急道:“那就请老相国快说!”

    段干子捋着胡须,说道:“大王,赵军占据荥口,臣听说他们正在挖掘河水,还用不了多久,大梁就要被水淹。”

    魏王闻之,面色一变。

    段干子继续说道:“按照眼下的形势来看,大梁已不可守,为今之计,摆在大王面前的只有两条出路。”

    魏王听了以后急忙向段干子求教。

    段干子道:“大王,魏国的第一条出路就是降!”

    此言一出,魏王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段干子一看魏王不愿投降,又紧忙说:“大王如果不想降,只能走第二条路,走!”

    “走?”魏王怔怔的看着段干子。

    段干子对魏王解释道:“大王,大梁已不可守,而您又不想投降,那您就只有离开大梁,到商丘或者陈地去发展,那些地方还被我魏国占据,大王只要到了那里,悉心经营几年,未尝不能效仿昭王复国。”

    听到段干子搬出楚昭王复国的典故,魏王心中也是一动。

    当年伍子胥伐楚,楚昭王可比寡人惨多了,他都能够复国,寡人为什么不行?

    我魏国占据中原,无论陈地还是宋地皆是膏腴之地,寡人只要有这些地方,未必不能反攻赵国夺回失地。

    魏王增觉得思绪豁然开朗,随即笑道:“老相国真不愧是老相国,果然是老谋深算!好,寡人这就离开大梁,到宋地去。”

    相比起到陈地,魏王还是觉得去宋地更靠谱。

    陈地远没有宋地富庶,而且陈地以前还是楚国的地盘,魏王担心自己如果跑去陈地,楚国可能会出兵北上收复故地,到时候自己会被两面夹击。

    下定了决心以后,魏王立即召来了姚贾和晋克,告知了二人自己要离开大梁的消息。

    晋克听了低着头没有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姚贾则是极力反对:“大王,大梁的形势还没有危及到马上就要失守的地步,如果我们依托大梁,还是能和赵军拼一下的。

    但如果您这种时候离开,大梁父老都会认为你抛弃了他们,到时候大梁立即就会失守。”

    魏王听了姚贾的话,眉头紧皱,犹豫起来。

    此时,晋克缓缓抬起头,说道:“姚相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荥口已失,赵军掘河之危迫在眉睫,若死守大梁,恐难有胜算。大王转移至宋地,保存实力,日后再图反攻,不失为良策。”

    姚贾急得满脸通红:“将军,大梁城防坚固,军民一心,怎可轻易放弃?”

    晋克却坚持己见:“形势所迫,不得不为。若大王有闪失,魏国危矣。”

    魏王在两人的争论中,内心摇摆不定。

    突然,一名士兵匆忙来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