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战国帝业 > 第695章 年轻小将

第695章 年轻小将(1/3)

    尉缭接到田秀传信后就马不停蹄的从咸阳赶回。

    回到邯郸以后,田秀任命尉缭为国相,主持唐国日常事务。

    尉缭欣然领命。

    随后,尉缭又离开邯郸前往晋阳。

    十日后,尉缭给田秀去信,表示目前唐国遇到了困难。

    因为田秀的流民政策,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唐国,而这些外来人口大多为穷苦百姓,这些人到了唐国以后无以为生,需要官府进行安置。

    但,田秀执行了免税政策,唐国财政入不敷出,尉缭去信给田秀,请求中央能够拨款。

    田秀叫来了司农李进和田继业,向他们询问赵国富库的盈余。

    两人均表示,赵国的财政情况也并不良好,无力对唐国进行救济。

    这倒不出乎田秀的预料,这两年赵国虽然一直是风调雨顺,但因为伐齐战争,国库早就已经空虚。

    加上田秀为了笼络人心,一直在国中采取二十税一的政策,致使赵国的财政愈发艰难。

    按照李进估计,赵国再不想办法搞钱,可能会面临财政破产的窘境。

    田秀只好看向田继业:“世子,我听说你阿母把她打理的生意都交给你经营了,你现在可是我们赵国最有钱的人,你是不是表示表示?”

    田继业一听要自己出钱,马上说:“父亲,咱们家的生意虽然做得大,但是也没这么多钱能补贴两个国家呀!”

    田秀的眉头紧皱,叹息道:“看来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李进,你是司农,我问你,去年灵丘开采出的煤矿,在民间的反响如何?”

    一听田秀提起煤矿的事情,李进立马来了精神:“大王,去年灵丘共开采出煤炭五万八千斤,起初百姓担心煤毒,不敢使用,后来在官府的带领下,一些贫苦百姓家里装上了烟囱,烧上了煤,其他人见这些人并没有中毒,纷纷跟着购买起煤炭,短短十天,五万八千斤煤销售一空,官府得钱二十余万。”

    田秀闻之大喜,自己这一招果然是用对了。

    让百姓使用煤炭取暖,既能解决百姓过冬的问题,又能给官府得来额外的收入。

    “李进啊!”田秀对李进吩咐道:“你一会去传个诏,即日起,唐赵两国的所有煤矿,一律收为官府所有,民间严禁私自开采,违令者严惩不贷。”

    “唯!”

    “继业”田秀对田继业说道:“今后赵唐两国开采出的煤炭,都交给你来经营售卖,你要把这个生意做大做强!”

    田继业面露担忧,一时不敢应下。

    田秀看着他:“怎么了,世子爷没有信心?”

    田继业说道:“父王,孩儿只是担心我赵国没有那么多煤炭能开采。”

    “这一点你放心,赵国的煤炭,够我们开采上五百,不,一千年的!”

    田秀当然知道赵国底下到底有多少煤了,毫不夸张的说赵国简直就是坐在煤山上上,后世华夏工业化后,对煤炭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即便如此赵国底下埋的煤都没挖完。

    仅凭这个时代土着们的消耗,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那么多煤炭全部耗光

    很快,田秀的诏谕送到了晋阳。

    尉缭听闻田秀要他开采唐国境内的煤矿,也是立即明白了田秀的用意。

    唐国境内有大量流民,官府一直无法安置,时间长了的话,这些人一定会成为隐患。

    但如果组织这些人去开采煤矿,那情况就不同了,这些流民既能够得到稳定的工作,官府又能得到人力,简直一举两得。

    而且让这些流民去挖矿,完全可以用徭役的名义,这样连工钱都省下来了。

    想到这里,尉缭当即吩咐手下官吏,准备组织百姓挖煤。

    一时间整个唐国的百姓都被发动起来,帮助官府挖掘煤矿。

    大量的煤炭被从矿洞里挖掘出来,很快唐国各地的煤炭都堆积如山。

    消息传到巴蜀以后。

    巴清敏锐的嗅到了商机,主动来到邯郸,找田秀谈判。

    两人见面以后。

    礼毕,巴清直接表明来意:“丞相,我听说您手上有不少煤?”

    田秀点头:“夫人好灵通的消息,确实如此。”

    巴清问道:“妾听说这煤炭可以代替木炭取暖,不知是真是假?”

    田秀哈哈一笑,说道:“这当然是真的,煤炭不仅能用来取暖,还可以烧火做饭,冶铁炼金也可以用。”

    “哦?”巴清感到震惊。

    这煤炭的作用如此之广,居然还能用来烧火做饭?

    看来自己的直觉果然没错,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丞相,妾听说这煤炭好像有毒?”巴清还有顾虑,如果煤毒的问题不解决,那这炭还是用不了。

    田秀又是一笑:“煤炭本身是无毒的,只是在燃烧时才会产生毒性,只要房间做好通风措施装上烟囱,就不会有问题了。”

    巴清起身道:“能否让妾见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