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
“待到我军先头部队渡过济水,后续部队分批次缓缓渡河。”
“唯!”
“传令,擂鼓,全军进攻!”
鼓声一响,赵军立即行动起来。
济水南岸。
齐军大营。
腾炳见到赵军踏着冰过来,立即大吼道:“弟兄们,为了齐国,我必须把赵军挡住,如果赵军过来,我们的妻女都要沦为奴隶!战则生,退则死,大家一定要牢牢守住阵地,绝不能让齐军过河!”
腾炳说罢,对左右的弓箭手高呼:“放箭,给我放箭!”
军令下达以后,齐军将士稀稀疏疏的射出几支箭。
赵军转瞬之间就已经冲到了齐军面前。
齐军在河滩边撒下的铁蒺藜,给赵军造成了一些麻烦。
但那些铁蒺藜很快就被赵军清理干净,赵军朝着齐军大营杀去。
腾炳见此抽出佩剑高呼:“抛石车,快砸火流星,把河面砸破,就能挡住赵军!”
几台抛石车被推出来,齐军把装了火药的酒坛放上去,还没来得及点火,就听到有人喊:“赵军杀来了!”
然后,这些齐军立刻放弃抛石车扔了手上的火把,转身逃亡。
齐军大营一片大乱。
腾炳拼尽全力喊道:“不要乱,不要乱,挡住赵军,所有人随我挡住赵军!”
但齐军大营一片大乱,士卒争相逃亡,无人理会腾炳的命令。
腾炳无奈只好抽出佩剑,亲自带着亲卫与赵军搏杀,欲鼓舞士气。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齐军一触即溃。
旦夕之间,腾炳身旁就只剩下数百名亲卫,赵军将他们团团包围。
此时,腾炳见自己被围,绝望道:“太子将大军托付给我,而我无能至极,济水防线,居然只用了这么一会,就被赵军冲破。”
说罢,腾炳举着佩剑朝着前方的赵军杀过去,赵军士卒不讲武德直接放箭,腾炳身着十几箭,口中喷出一口血,重重倒地。
赵军阵中,李牧见齐军一触即溃,又听闻主将腾炳自杀,不禁大喜:“齐军主将已死,齐军完了,令沈鸽率领禁卫军抢占历下,蒙恬率我军骑兵去追击齐军溃兵,伺机活捉齐国太子!”
“唯!”
“命全军从冰面厚实的地方,分散渡河,全军在历下集结!”
“唯!”
李牧跳上自己的战马,扶了扶头上的头盔,道:“好了,大家也准备跟我过河!”
“唯!”
另一边。
齐太子正和高唐大夫、郝童等人站在战车上观望战局,看到赵军从后面杀过来的时候,太子升仔细观察了一番赵军的阵型,说道:“赵军在攻击的时候,完全是根据鼓声来前进,真不愧是百战之师。”
说着,齐太子看向身侧的郝童:“先生,你去传信给腾将军,让他小心些,赵军很强。”
“唯!”
郝童骑上马才刚准备去传话,就见一个斥候慌慌张张的过来:“启禀太子,大事不妙,我军全线崩溃,赵军已经占领了我们的大营!”
“什么?”太子升闻言,血压瞬间飙升,险些从战车上栽下来。
高唐大夫急忙从旁边扶住他。
太子升推开高唐大夫质问道:“腾炳呢?”
“腾将军已经殉国了。”斥候悲声说道。
太子升闻言大惊失色,抬起头看看远处的战场,远远的就看到东南方向一片烟尘,很明显齐军正在溃逃。
接着,太子升就觉得胸口一阵堵塞,一股鲜血顺着喉咙冒了上来。
齐军经营了一个月的济水防线,赵军居然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攻破了。
齐太子正回不过神,就听高唐大夫说道:“太子,我军已败咱们快跑吧,再不跑,我等皆沦为俘虏矣!”
太子升闻之,绝望的说道:“我们还能逃去哪?”
高唐大夫道:“我们去於陵,重新收拢残兵,继续抵抗!”
太子升经历连番惨败,内心都已经麻木了,听了高唐大夫的话他也只是微微点头:“好吧,我们去於陵。”
“快走!”高唐大夫护送着太子升离去。
蒙恬率领铁骑从后方紧追不舍追杀齐军残兵,太子升见赵军骑兵就要追上他们,急忙对身旁的溃兵下令:“尔等速速脱去袍铠,塞道而焚,以阻敌军!”
为了活命,齐军士卒只好把衣服脱了,用火点燃。
不久,蒙恬杀到,为大火所阻。
蒙恬恨道:“又让太子升跑了,这个家伙跑的可真快!可惜没擒住他,否则必是大功一件。”
另一边临淄。
齐王建犹豫了半个多月,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正准备下令调回驻守淮北和鲁地的齐军,就见一名斥候匆匆而来。
斥候一进来就跪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