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战国帝业 > 第655章 巴中巨富

第655章 巴中巨富(2/3)

赵军追上,一顿棍棒伺候,又被拖回了车上。

    “秦王为何如此对我们?”四哥悲愤地喊道。

    车夫冷冷道:“你们都是被秦王花钱赎回来的,当然要听从秦王安排。”

    众人听后,心如死灰,反抗的力气都没了。

    车队继续前行,一路上,不断有秦军战俘绝望地哭泣。

    而在咸阳城的宫殿里,成蟜刚刚得知了战俘们即将被运送回国的消息。

    “这些战俘只要到了巴蜀,寡人很快就能反攻关中,把赵国人赶走!”成蟜眉飞色舞,难掩兴奋。

    此时,那长长的车队,正朝着未知的远方,缓缓驶去,车上的秦军战俘们,只能在绝望中等待命运的安排。

    几天以后,巴蜀传出两则消息。

    第一是赵国丞相田秀之子田继业在巴蜀地区给灾民发放救济粮食。

    巴蜀百姓皆称赵国仁义。

    第二则是秦军的第一批战俘已经被送到汉中,这些战俘来到,给汉中郡守带来了巨大压力。

    一来是做了这么多张嘴要吃饭,二来是如何安置这些人?

    汉中可没那么多民房能用。

    汉中郡守为此头发都快愁白了。

    当然田秀并不在乎汉中郡守头发白不白,他更关心的还是田继业。

    “丞相,大公子在巴蜀广发救济粮赈济灾民,此举收获了不少民心。”

    李斯先生肯定了田继业在巴蜀的工作,然后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巴蜀之地百姓甚多,如果单纯赈济,再多粮食恐怕也不够。”

    “通古言之有理。”

    田秀对李斯的话十分赞同。

    赵国在巴蜀分粮,固然能让百姓感恩戴德,可是日子久了,赵国也负担不起。

    “诸君有何良策既能收获巴蜀民心,又不至于让我国太多破费?”田秀看着面前的众人问询道。

    李斯想了一会,想出了办法,但欲言又止。

    “通古有话但讲无妨。”

    “是!”

    李斯顿了一顿拱起手说道:“丞相,您可以让大公子在巴蜀地区借粮给百姓,只需借粮时用大斗,等到收粮的时候用小斗,就可以让百姓感恩戴德。

    如此我们不用太多破费,又能广收民心。”

    田秀闻言,不禁多看了李斯两眼。

    这特么不是田的氏祖传技能吗?

    难怪李斯刚才没敢直说,这祖传技能一用出来,成蟜以后还能睡得着觉?

    田继业很快按田秀教的,用大斗借粮给百姓,起初百姓对此很抵触,刚开始都是赠送,现在居然要还了。

    但是,一些百姓在还粮的时候发现,赵国居然用小斗来收粮。

    百姓们瞬间对赵国感恩戴德大呼仁义,田继业又让人借了一批农具给巴蜀百姓使用,百姓更是对此感激不已,赵国在巴蜀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而这事很快传到了成蟜耳朵里。

    “大斗借粮,小斗还粮。”

    成蟜听到这个消息,气的咬牙切齿。

    “想不到田氏二百年前在齐国干的事情,今天在我秦国又重演了。”

    “传令!”成蟜给尉缭下达了命令:“即日起,凡我秦国百姓,一律不得向赵国借粮,如有违令者,严惩不贷。”

    “唯!”

    成蟜的政令传到巴蜀。

    巴蜀百姓皆对成蟜咒骂不止。

    官府一天就拘捕了上百人,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一个月,百姓们的骂声方才停下来。

    不过巴蜀百姓虽然嘴上不敢骂了,但相互见面的时候,会用眼神传递消息。

    道路以目这种事情每天都在秦国上演。

    而那些被送到巴蜀的战俘也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这些人如同牲口一样被官府驱使。

    每天都有许多人因疫病而死。

    一些人受不了压迫,逃亡到深山中为匪。

    整个蜀地的治安因此大乱。

    蜀中百姓皆对秦王怨声载道。

    这些消息很快被传到了田秀耳中。

    “好啊!好啊!成蟜可算帮了我们一个大忙,照此下去,不出三年五载整个蜀地恐怕都要造反。”

    田秀正在兴头上,李斯又送来了消息。

    “丞相!”李斯进门以后先是拱手行礼,然后才说:“一个多月前在咸阳城外游离的那支蜀地商队进城了!”

    “哦?”

    李斯接着汇报:“这些人入城以后,从我们赵国在咸阳的商贾手上采购了大量物资,其中包括粮食、黄纸、肥皂等等。”

    田秀摸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这些蜀地商队突然采购大量物资,背后定有缘由。通古,你可曾派人打听他们的去向和目的?”

    李斯回道:“丞相,我已安排人手暗中跟随,目前还未得到确切消息。不过据观察,他们采购的物资数量巨大,不像是普通的小商小贩。”

    田秀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